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07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07

作者衛興華編寫,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本書收集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的一些報告、文獻等相關資料。論我國流動性過剩的成因與巨觀調控策略,中國“後轉型期”政府治理機制研究。

基本信息

概述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07》一書由作者衛興華編寫,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本書收集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的一些報告、文獻等相關資料。

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07

本書是2007年“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文集,書中具體收錄了:《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及對策研究》、《構建現代中國經濟學的科學範式》、《論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利益相關論者的企業產權和社會責任觀評析》等研究文章。

圖書目錄

落實“十七大”精神繁榮經濟科學研究

開幕詞

閉幕詞

第一篇 馬競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和中國化

關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問題

中國經濟學的歷史轉型

構建現代中國經濟學的科學範式

當代國際分工新特點與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新發展

第二篇、發展現代農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農村經濟發展載體研究

和諧社會中的農村和農民

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發展縣域經濟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問題研究

城鄉戶口相對價值的變化、推拉理論與“非轉農”現象——側重於戶籍制度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分析

工業化、城市化需要與農民權益衡平的土地產權制度設計

就業狀態與農民增收

農民工代際差異比較分析及啟示建議

第三篇 公平效率組合與構建和諧社會

論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學習“十七大”報告的理論思考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視角下的公平、效率和平等觀探討

試論在和諧社會條件下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和諧

城鄉差距和城鄉統籌發展的優先次序

論公平分配實現的微觀基礎

和諧社會的發展之路——從庫茲涅茨假說談起

論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

差距空間演變的特徵及原因

金融發展、經濟成長與收入差距——基於中國農村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

中國各省、市、區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同步性:1978~2005年

就業機會一能力與統籌就業:一個概念性分析框架

第四篇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利益相關論者的企業產權和社會責任觀評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權正義

我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理論發展、創新與特徵

匯率穩定、價格穩定與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中國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於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論我國流動性過剩的成因與巨觀調控策略

中國“後轉型期”政府治理機制研究

第五篇 中國經濟發展

服務業外包與中國新經濟力量的戰略崛起

中國經濟模式蛻變:從快速增長到和諧發展

“雙二元結構”條件下的經濟發展模式——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

和諧社會與資源環境及自主創新

競爭程度、市場規模與創新——一個基於聯立方程模型的中國經驗研究

人力資本、技術進步與中國服務業增長

企業“扎堆”、技術升級與經濟績效——對中國開發區產業集聚的性質及其

變遷的實證分析

文化產業解構傳統產業:機制與路徑

附錄:入選會議論文目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