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X光眼鏡

社交X光眼鏡

所謂“女人心,海底針”,與異性約會往往不能看穿對方喜怒哀樂。美國研究人員研究出一款“社交X光”眼鏡,透過內置鏡頭辨識對方面部表情,並以交通燈顏色提示使用者,讓他自行“知趣”,知所能進退。

介紹

社交X光社交X光

不少人與陌生人交談時會緊張,感覺難以揣測對方心思。這時候,也許你需要一副“社交X光”眼鏡,幫你看透對方真正想法。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人員研發這款眼鏡,原意是讓有溝通障礙的自閉人士使用,但發現它的用途不只此,常人也能套用。“社交X光”鏡框裝置一個細如米粒的相機,連線附在使用者身上的小型計算機作分析。

研發

計算機設有MIT特別開發的軟體,能將對方的表情與軟體內置的24個表情特徵配對,以分析對方情緒變化,再透過耳機及眼鏡上的燈號讓用家實時知道眼前人的感受。燈號以不同顏色顯示對方所想,紅色代色“負面”,黃色代表“中性”,綠色代表“正面”,表示對方感到高興。

目前這項發明仍在實驗階段,準確度只有64%,但研究人員相信仍大有改善空間,使用者日後將擁有“額外感官”,約會無往而不利。MIT電子工程師皮卡德表示,冀他日能發明“增加現實眼鏡”,在鏡片上覆蓋信息,讓使用者完全明白對象在想甚么。鏡框上裝有米粒大小的內置攝像機,由電線連線至佩戴者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上。

工作原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出這樣一副能“看透”人心的眼鏡。鏡框上裝有米粒大小的內置攝像機,由電線連線至佩戴者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上。
與人交談時,眼鏡內置攝像機可以捕捉對方神態和動作,就連最細微的面部表情也不放過。接著,這些信號被傳送至計算機,由計算機根據資料庫中儲存的資料分析對比,判斷出對方的心情。作出判斷後,計算機會通過鏡片上的發光二極體(LED)燈或耳機把結果告知佩戴者。如果鏡片上亮起紅燈,意味著對方不喜歡與你交談;若是黃燈,表示對方有一定興趣;綠燈則代表對方與你相談甚歡。內置攝像機不放過對方最細微的面部表情,把對方想要隱藏的真相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為測試“社交X光”眼鏡,英國《新科學家》周刊記者薩莉·埃迪來到設計者羅莎琳德·皮卡德的辦公室。埃迪在《新科學家》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羅莎琳德·皮卡德睜大雙眼,這不能怪她。我們正坐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里,我的問題極其尖銳。實際上,我開始懷疑,我可能是她見過的最精明的記者。”“接著,皮卡德遞給我一副特殊眼鏡。帶上它的一瞬間,我發覺自己徹底錯了。她臉上欽佩的表情實際上是疑惑和否定。更糟糕的是,她因為感覺我無趣而心不在焉。我之所以明白這些,是因為有個聲音正通過耳機對我耳語,告訴我皮卡德‘迷惑不解’和‘意見不同’。同時,右邊鏡片上一閃一閃的紅光警告我,不要再繼續說下去。這就好像我有第六感一般。”

影響

“社交X光”眼鏡能讓使用者如2000年電影《偷聽女人心》的主角一樣,輕易俘虜女性。“社交X光”眼鏡最初是為有交流困難的孤獨症患者研製,但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普通人通過面部表情判斷心理狀態的準確率只有54%,而“社交X光”眼鏡當前正確率可以達到64%,今後還可能進一步提高。這意味著,這種眼鏡不僅能幫助孤獨症患者,對普通人也可能有用。
人們不太擅長這個(解讀表情),希望有一天可以在“社交X光”眼鏡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增強現實”眼鏡,鏡片上可以打出文字提示,告訴佩戴者對方在想些什麼。“社交X光”眼鏡也引發一些擔憂。有人卻不認同擁有這眼鏡必定有利,眼鏡能讀懂對方感受,卻可能發現對方討厭自己,“真相”令人大受打擊。科技部落格寫手伊莉莎白·阿姆斯特朗·穆爾說,多出的這“第六感”會把對方想要隱藏的真相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關於微表情

假如把人的臉部看作傳播信息的媒介,人們可以通過“閱讀”每一張臉,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一般來說,人類有7種情緒:憤怒、恐懼、厭惡、驚訝、難過、愉快和輕蔑。
正常的表情一般持續在1/2秒到5秒之間,有一個起承轉合的過程。而微表情的與眾不同在於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只有1/25秒至1/5秒。這種表情往往和欺騙聯繫在一起,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當人們試圖掩飾、刻意隱瞞某種心理活動時,內心的真實想法反而可能通過微表情表達出來。

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當時,一個名叫瑪麗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告訴主治醫生,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劍蘭和花貓。提出請求的時候,她顯得神情愉悅而放鬆,不時地眯起眼睛微笑,擺出一副撒嬌的模樣。令人震驚的是,瑪麗在回家之後,嘗試了3種方法自殺,結果未遂。
事後,埃克曼將當時的視頻反覆播放,用慢鏡頭仔細檢視,突然在兩幀圖像之間看到了一個稍縱即逝的表情,那是一個生動又強烈的極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續了不到1/15秒。後來,埃克曼將其稱為“微表情”。

微表情的研究,主要套用於部隊、警察局等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中,成為識破謊言的重要依據。在機場、火車站、捷運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批經過訓練的便衣警察四處巡邏。他們依據人們臉上的微表情進行判斷,誰是潛在的恐怖分子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