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

礦山地質

《礦山地質》是2009年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興科、陳國山等。

基本信息

高校專業設定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礦山地質

專業代碼:540201

培養目標

培養能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露天、井下)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監察、生產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核心能力

固體(媒、金屬、非金屬)礦床開採生產的基本技能。

課程設定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普通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測量學、岩體力學、工程力學、採礦學、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環境工科、礦山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分析、地質測量實習、岩體控制實驗、採礦認識、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面向就業

各種礦山生產、礦產資源管理及礦山安全管理部門。

內容簡介

《礦山地質》系統介紹了地球及地質作用,礦物及岩石的性質,礦床常見地質構造,礦床的基本性質,礦床開採知識,礦床的揭露方法,礦區地形地質圖的繪製及套用,礦床開採基本地質圖,礦產資源的管理,礦床開採的編錄、採樣、鑽探工作,礦床開採基建時期、生產勘探、日常施工的地質工作,礦床開採的水文地質工作,礦床開採的礦山環境地質工作,礦產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礦山綜合地質工作以及隱伏礦體的勘探方法等內容。

《礦山地質》是高職高專金屬礦開採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也適用於礦山地質、採礦工程、礦山安全工程、地質工程類以及礦山測量工程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及培訓,還可供從事礦山地質工作、礦山測量工作、礦山監督和管理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1 地球及地質作用

1.1 地球

1.1.1 地球構造

1.1.2 地球性質

1.2 地質作用

1.2.1內力地質作用

1.2.2外力地質作用

複習思考題

2 礦物與岩石

2.1 礦物

2.1.1 礦物的形態

2.1.2 礦物的物理性質

2.1.3 礦物的化學性質

2.1.4 礦物的鑑別

2.2 岩石

2.2.1 岩石概述

2.2.2 岩漿岩

2.2.3 沉積岩

2.2.4 變質岩

複習思考題

3 礦床地質構造

3.1 地層與地質年代

3.1.1 地質年代

3.1.2 地層

3.1.3 地層相對年代的確定方法

3.2 岩層

3.2.1 岩層概述

3.2.2 岩層的產狀

3.2.3 岩層產狀的測量

3.3 褶皺構造

3.3.1 褶皺現象

3.3.2 褶曲的要素

3.3.3 褶曲的分類

3.3.4 常見褶曲

3.4 斷裂構造

3.4.1 斷裂現象

3.4.2 節理

3.4.3 斷層

3.4.4 斷層的鑑定

複習思考題

4 礦床基本知識

4.1 礦床概述

4.1.1 礦石

4.1.2 礦體

4.1.3 礦床的形成

4.2 礦床的成因

4.2.1 內生礦床

4.2.2 外生礦床

4.2.3 變質礦床

複習思考題

5 礦床地質勘探工作

5.1 地質普查找礦

5.1.1 普查找礦的任務

5.1.2 普查找礦的條件

5.1.3 普查找礦標示

5.1.4 普查找礦方法

5.2 礦床地質勘探

5.2.1 礦床地質勘探的任務

5.2.2 礦產地質工作的過程

5.2.3 礦床地質勘探的步驟

5.2.4 礦床地質勘探的類型

5.2.5 礦床地質勘探的手段

5.2.6 礦床地質勘探的準備工作

5.3 礦床生產勘探

5.3.1 礦床生產勘探目的

5.3.2 礦床生產勘探方法

5.3.3 礦床生產勘探工程

複習思考題

6 礦區地形地質圖

6.1 礦山地質圖繪製

6.1.1 礦山地質圖的基本信息

6.1.2 礦山地質圖繪製投影原理

6.1.3 礦山地質圖的切制方法

6.2 礦床區域性地質圖

6.2.1 礦區區域地質圖

6.2.2 區域構造綱要圖

6.2.3 區域礦產分布圖

6.3 礦區地形地質圖

6.3.1 地形圖簡介

6.3.2 礦區地形地質圖的用途

6.3.3 礦區地形地質圖的繪製

6.3.4 礦區地形地質圖的閱讀

複習思考題

7 礦床開採地質圖

7.1 礦山地下開採地質圖

7.1.1 礦區地形地質圖

7.1.2 垂直剖面類地質圖

7.1.3 水平類地質圖

7.1.4礦體投影圖

7.1.5 等值線類地質圖

7.1.6儲量計算圖

7.1.7單體性地質圖件

7.2 礦山露天開採地質圖

7.2.1 露天采場綜合地質圖

7.2.2勘探線剖面圖

7.2.3 露天采場平台地質平面圖

7.2.4 露天采場礦層頂(底)板標高等高線圖

7.2.5 露天采場儲量計算圖

7.3 礦體立體圖

7.3.1 立體圖的分類

7.3.2 透視斜投影立體圖

7.3.3 斜二測投影立體圖

7.3.4 正等測投影立體圖

7.3.5 正二測投影立體圖

複習思考題

8 礦產資源管理

8.1 礦石及岩石質量

8.1.1 概述

8.1.2 實測統計法

8.1.3 核物理測定法

8.1.4 礦岩物理技術性質測定

8.2 礦產儲量計算

8.2.1 礦床儲量分級

8.2.2 圈定礦體的工業指標

8.2.3儲量計算邊界線種類

8.2.4 礦體邊界線的圈定方法

8.2.5儲量計算參數的確定

8.2.6 儲量計算方法

8.3礦石質量管理工作

8.3.1 礦石質量計畫

8.3.2礦石質量均衡

8.3.3 采場礦石質量管理

8.4 礦山礦量管理工作

8.4.1生產礦量的劃分

8.4.2 影響生產礦量保有期的因素

8.4.3 生產礦量保有期的計算

8.4.4 礦量管理工作

8.5礦石貧化與損失管理工作

8.5.1 礦石貧化與損失的統計

8.5.2 貧化與損失的影響因素

8.5.3 降低採礦貧化與損失的措施

8.6 現場施工的地質管理工作

8.6.1 生產期間的地質管理工作

8.6.2 採掘結束時的地質管理工作

複習思考題

9 礦山地質編錄工作

9.1 地質編錄

9.1.1 概述

9.1.2原始地質編錄

9.2 坑探工程原始地質編錄

9.2.1 坑探工程原始地質編錄的主要方法

9.2.2 探槽地質編錄

……

10 地質採樣工作

11 地質鑽探工作

12 礦工基建地質工作

13礦山生產勘探工作

14礦山生產地質工作

15礦山水文地質工作

16 礦山環境地質工作

17 礦產資源保護和綜合利用

18 綜合地質研究與隱伏礦體勘探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