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礦山地質

礦山地質編錄第一節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第一節 礦山工程地質工作第一節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是40年來我國有色金屬礦山地質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書中總結了銅、鋁、鉛、鋅、鎢、錫、鋁、
鎳、銻、汞及伴生金、銀礦床的地質特徵和成礦規律;闡明了礦山地質的概念、工作任務、內容和方法;對
礦山基礎地質工作、專門性地質工作和礦山地質綜合研究與礦產預測,以及近年來礦山地質工作的新領域,如
礦山岩體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數學地質、地質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礦山地質專業的教學用書,可供礦山地質勘探、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礦山地質
人員的工作手冊,對采、選工程技術人員和礦山管理人員也有較大的使用價值。

作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礦山地質概論
第一章 礦山地質的概念
第二章 礦山地質的任務
第三章 礦山地質工作階段的劃分
第二篇 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床地質特徵
第四章 銅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五章 鋁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六章 鉛鋅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七章 鎢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八章 錫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九章 鉬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十章 鎳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十一章 銻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十二章 汞
第一節 礦床工業類型及地質特徵
第二節 成礦規律
第三節 礦床實例
第三篇 礦山建設階段的地質工作
第十三章 礦山建設階段地質工作概述
第一節 礦山建設階段地質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節 礦山建設階段地質工作的基本任務
第三節 礦山建設階段地質工作的特點
第十四章 礦山建設前期地質工作
第一節 資源調查、礦山規劃和可行性研究
第二節 礦山建設前期的幾項地質工作
第十五章 礦山設計階段的地質工作
第一節 初步設計前的地質準備工作
第二節 設計儲量計算工作
第三節 基建探礦和生產探礦設計
第四節 設計地質工作中的施工圖設計
第十六章 礦山基建施工階段地質工作
第一節 基建探礦施工中的地質工作
第二節 基建探礦總結報告書的編寫和審查
第三節 礦山施工驗收與工程總結中的地質工作
第四篇 地質探礦與生產探礦
第十七章 地質探礦
第一節 地質探礦的目的及任務
第二節 地質探礦手段及其選擇
第三節 探礦工程間距的確定
第四節 地質探礦程度的具體要求
第十八章 生產探礦
第一節 生產探礦的目的、任務及特點
第二節 生產探礦手段的選擇和坑內鑽的套用
第三節 生產探礦工程布置和套用實例
第四節 探采結合
第五節 生產探礦程度的具體要求
第六節 探礦設計的編制
第十九章 礦山探采資料驗證對比
第一節 驗證對比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 地段選擇與衡量標準
第三節 驗證對比方法與內容
第五篇 礦山基礎地質工作
第二十章 礦山地質編錄
第一節 探采工程的原始地質編錄
第二節 綜合地質資料編制
第三節 礦山地質資料的保管
第二十一章 礦山地質取樣
第一節 化學取樣
第二節 岩礦鑑定取樣
第三節 技木取樣
第四節 礦石加工技術取樣
第二十二章 礦山儲量計算與管理
第一節 地質儲量計算
第二節 生產礦量的計算和管理
第三節 礦山儲量管理
第二十三章 生產採掘(剝)工程的地質工作
第一節 地下開採工程的地質工作
第二節 露天採礦工程的地質工作
第三節 砂礦礦山地質工作
第二十四章 礦產資源保護的地質工作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地質評價
第三節 貧化損失的計算與管理
第六篇 礦山專門性地質工作
第二十五章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我國有色金屬礦山的水文地質特徵
第三節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水文地質條件複雜礦山的地下水防治
第二十六章 礦山工程地質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影響礦山工程岩體穩定性的因素
第三節 工程地質編錄
第四節 露天礦邊坡工程地質工作
第五節 井下礦山工程地質工作
第六節 地質災害
第七節 岩心定向鑽探技木
第二十七章 礦山環境地質工作
第一節 礦山環境地質概述
第二節 礦山環境地質工作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二十八章 礦山地質經濟管理
第一節 礦床經濟評價
第二節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
第三節 採礦貧化損失經濟評價
第四節 低品位礦石利用及邊角礦體經濟評價
第七篇 礦山地質綜合研究與成礦預測
第二十九章 礦山地質綜合研究
第一節 礦山地質綜合研究概述
第二節 礦體地質研究
第三節 礦床控礦因素分析
第四節 礦化信息研究
第五節 礦區成礦規律研究
第三十章 生產礦區成礦預測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生產礦區地質預測方法
第三節 礦區統計預測
第四節 礦區礦產預測基本圖件
第八篇 礦山關閉的地質工作
第三十一章 閉坑地質工作的任務、作用與程式
第三十二章 閉坑地質工作內容
第一節 閉坑前的地質調查與論證
第二節 閉坑地質報告的編寫
第九篇 礦山地質工作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第三十三章 礦山地質的發展簡史
第三十四章 礦山地質工作的成就與經驗
第三十五章 礦山地質展望
附錄1 地質年表
附錄2 中國構造運動分期及侵入活動、變質作用特徵簡表
附錄3 主要金屬礦床中可綜合利用的元素分布
附錄4 金屬礦產中某些伴生有用組分工業要求及回收情況表
附錄5 主要砂礦床可綜合利用的伴生組分
附錄6 礦床規模劃分標準考資料
附錄7 主要有色金屬礦產工業指標參考表
附錄8 不同岩石的粒度劃分對比表
附錄9 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精礦質量要求
附表9―1 銅精礦質量標準(YB112-82)
附表9―2 鉛精礦質量標準(YB113-81)
附表9―3 鋅精礦質量標準(YB114-81)
附表9―4 錫精礦質量標準(YB736-82)
附表9―5(1)特級鎢精礦國家標準(GB2825-81)
附表9―5(2)一、二級鎢精礦國家標準(GB2825-81)
附表9―6 鉬精礦的質量標準(YB601-65)
附表9―7 鎳精礦質量標準(YB724-82)
附表9―8 銻精礦質量標準(YB2419-82)
附表9―9 鋁土礦品級標準(GB3497-83)
附表9―10 硃砂質量標準(YB748-70)濕法硃砂質量標準(GB3631-83)
附錄10 三角圖及使用說明
附錄11 二十四屆國際地質學會火成岩分會通過的深成岩分類命名方案
附錄12 吳氏網
附錄13 地震震級與地震裂度
附錄14 含量與濃度的換算
附錄15 壓力與溫度換算表
附錄16 中外度量衡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