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窯堡鎮

磁窯堡鎮

磁窯堡鎮,位於靈武市東部。307國道、銀青高速公路、磁馬公路、大古鐵路橫穿而過,成為寧夏與東部地區溝通的重要經濟通道。現改名為寧東鎮。被稱為寧夏第一鎮。寧東鎮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已探明煤炭儲量273億噸,是全國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寧東鎮作為“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主戰場,是寧夏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視窗。

磁窯堡鎮簡介

磁窯堡鎮地圖 磁窯堡鎮地圖

鎮轄區共有5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總人口24038人,其中:城鎮人口26000人,農村人口5455人。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陶土、硝、石膏等,其中煤炭是優勢資源,具有分布廣、儲量豐富、煤質優良等特點,探明儲量為一千億噸以上,屬於優質的動力和化工原料,現已建成磁窯堡煤礦、靈新煤礦、羊腸灣煤礦等企業200餘家。截止2004年6月底,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1300萬元,營業收入9865萬元,工業產值7581萬元,利潤767萬元,企業增加值2303萬元。

在未來的十五年內,將有馬蓮台電廠、靈州電廠、基地供水工程、東灣電廠、梅花井煤礦等20個新建重點項目在鎮轄區內開工建設,號稱寧夏“一號工程”的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也將落戶,建設總規模為年產原煤8030萬噸,火電裝機容量1920MW,年產煤炭間接液化產品1000萬噸,年產煤基二甲醚200萬噸和甲醇170萬噸,預計總投資1780.7億元。屆時,磁窯堡鎮將成為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磁窯堡鎮下轄村

永利村、馬跑泉村、回民巷村、東灣村、清水營村、白芨灘林場。

磁窯堡鎮各學校一覽

靈武市磁窯堡鎮教育委員會國小、磁窯堡鎮回民巷國小、磁窯堡鎮永利國小。

磁窯堡鎮歷史自然資源

靈武磁窯堡西夏瓷窯遺址

西夏瓷窯遺址2 西夏瓷窯遺址2
西夏瓷窯遺址1 西夏瓷窯遺址1
磁窯堡鎮西夏瓷器 磁窯堡鎮西夏瓷器

中國西夏的瓷窯。窯址在寧夏靈武縣磁窯堡。西夏時期開始生產燒造白瓷、青瓷、黑瓷、褐釉瓷、茶葉末釉和醬紅釉瓷等。種類包括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娛樂用具、雕塑藝術品和建築材料,如碗、盤、盆、餕、杯、盒、壺、罐、缸、瓮、燈、鈴、帳鉤、白瓷瓦等。以刻花、剔花、印花、雕塑、繪彩等技法作出裝飾。生活用具又表現出明顯的民族特點。該窯到元代繼續生產。明清時期燒粗瓷大碗,規模小,工藝不精,已處於衰落狀態。靈武市磁窯堡鎮靈新煤礦辦公區附近約1平方公里的荒灘上,矗立著一座古老的烽火台,周圍散落著鮮為人知的西夏瓷器碎片。這片荒灘,就是神秘的西夏瓷窯遺址所在地。磁窯堡因燒制瓷器而得名。清朝鹹豐末年(1861年),當時磁窯堡還是明朝建的小方城寨子,裡面住的多是山西、陝西的商人,城外四周有許多龍王廟、山神廟等,每日鐘聲此起彼伏,香菸燎繞,熱鬧非凡。城外有東西方向的青條石鋪墊的商道,東通陝北,西通靈州、銀川。在這條商道上,終日人流不斷,毛驢、駱駝、大小車輛絡繹不絕。山西、陝西的大小商人們,途經磁窯堡,把寧夏的構杞、羊皮、羊毛、甘草、髮菜等土特產品運往山西、陝西、京、津等地,然後又把布匹、紙張、旱菸、茶葉、小五金、紅糖等日用品運往寧夏各地。同時,每至冬閒,一些貧苦百姓和農民,便趕著毛驢或牽著駱駝,到靈州城、吳忠堡、銀川等地集市上販賣磁窯堡的碴炭。

磁窯堡鎮的恐龍

磁窯堡鎮恐龍2 磁窯堡鎮恐龍2
磁窯堡鎮恐龍 磁窯堡鎮恐龍
磁窯堡鎮恐龍3 磁窯堡鎮恐龍3

經過考古發掘,寧夏靈武磁窯堡恐龍化石群含有至今亞洲已知最大的蜥腳類恐龍。考古人員介紹,2號坑內正在挖掘的一具恐龍化石已確定比1號坑內的還要龐大,有可能衝擊世界頂級的巨型恐龍化石。 驚現“巨龍”的南磁灣山樑位於磁窯堡鎮最南端的公路東側。這是一座南北走向高不過二三十米的山樑,四周一片荒蕪,不遠處的黃沙居高臨下仿佛要隨時猛撲過來。但人們站在這個被當地人稱為羊肝土質的山樑上的時候,會連想這一幕場景。。。幾千萬年前,就在靈武市磁窯堡一帶,氣候溫濕、湖泊蕩漾、水草豐美,生活著豐富的古生物群落。有一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之後暴雨如注,緊接著,洶湧的山洪發出恐怖的聲音順著山坡急速下泄。讓一群正在湖畔悠閒覓食飲水的體態龐大的動物來不及逃避。很快,夾帶著泥沙的洪水吞沒了它們。雖然它們擁有數以噸計的體重,但在洪水巨大的力量面前,仍顯得渺小。洪水中,它們拚命地掙扎,但一切都為時已晚,它們“隨波逐流”,被衝進了浩瀚的湖泊……

磁窯堡鎮恐龍遺址 磁窯堡鎮恐龍遺址

時光飛梭,物換星移。幾千萬年間,這群動物的骸骨被層層掩埋,合著地球的演化進程,當初的湖泊消失了,骸骨在地下深處演化成化石。。。。。。

靈武香砟子

靈武香砟子以及靈武磁窯堡煤礦的開發套用,大約始於公元1038—1227年的西夏至元代。在《靈州志績》中記載“磁窯山在州東60裏,為陶冶之所,出石炭。成化九年。撫臣馬文升議築磁窯堡於此,以接靈州之界”。說明在明朝以前磁窯堡就有煤窯存在的說法

香砟子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煤,這種煤質地酥軟,可團結成塊。它易於點燃,燒時如木炭,耐著、火熾,一大塊煤燒完後,留下的僅是一點兒白白的灰跡。如將燃著的煤埋進灰燼裏,隔日拔開,仍火種通紅。這就是聞名全國的不粘結煤。因其狀似砟片,故又名砟子炭。因其使用方便,又有人稱之為香砟子。

解放以後,國家在此興建了磁窯堡煤礦,其產量猛增,現已成為寧夏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即將開發的靈武礦區)將使不粘結煤發展成寧夏新的出口煤種,投入國家現代化建設。

靈武香昨子除作為工業能源外,主要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用煤,如燒炕、取暖、煨火鍋、烤羊肉串等。寒冬或新春佳節,親朋好友在火爐旁,火鍋裏的肉香和砟子香融合一體,形成一種獨特的幽香,使人心曠神館,陶醉於歡聲笑語之中。

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

寧夏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位於磁窯堡境內。基地規劃建設範圍:分為遠景規劃區和規劃區兩部分。遠景規劃區面積約2855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 64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鴛鴦湖、靈武、橫城三個礦區、石溝驛井田及重化工項目區,其中重化工項目區規劃面積13.57平方公里。

建設分期:一期為2003年到2010年,二期為2010年至2020年。包括煤、電、煤化工三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體目標:規劃到 2020 年,形成煤炭生產能力1.1億噸,電力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煤炭間接液化生產能力1000萬噸,煤基二甲醚生產能力200萬噸,甲醇生產能力170萬噸。初步測算,基地總投資將達到2055.66 億元,全部項目建成後,將新增工業增加值約297.6億元,並拉動其他行業形成產值897.39億元。屆時,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將建設成為以煤炭、電力、煤化工三大產業為支撐,全國重要的千萬千瓦級火電基地、煤化工基地和煤炭基地

磁窯堡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0079
16271
13808
家庭戶戶數 859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8475
家庭戶男 14808
家庭戶女 13667
0-14歲(總) 7909
0-14歲男 4086
0-14歲女 3823
15-64歲(總) 21583
15-64歲男 11869
15-64歲女 9714
65歲及以上(總) 587
65歲及以上男 316
65歲及以上女 27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442

磁窯堡鎮發展規劃

磁窯堡鎮雖然只有800平方公里土地,但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未來15年內,馬蓮台電廠、靈州電廠、基地供水工程等20個新建重點項目和號稱寧夏“一號工程”的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將落戶這裡,屆時,磁窯堡鎮將成為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塞上江南新興的工業城市。這為當地經濟的起飛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的就業提供了好去處。據了解,僅去年勞務輸出使磁窯堡鎮的人均收入增至3900多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