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鉀鎂肥

硫酸鉀鎂肥

硫酸鉀鎂肥,它是一種多元素鉀肥,除含鉀、硫、鎂外,還含有鈣、矽、硼、鐵、鋅等元素,呈弱鹼性,特別適合酸性土壤施用,一般作基肥,也可作追肥。適用於水稻、玉米、甘蔗、花生、菸草、馬鈴薯、甜菜、水果、蔬菜、苜蓿等農作物。與等鉀量(K2O)的單質鉀肥氯化鉀、硫酸鉀相比,農用硫酸鉀鎂的施用效果優於氯化鉀,略優於硫酸鉀。

簡介

本試驗採用的硫酸鉀鎂肥由中信國安公司生產,其生產原料為青海西台鹽湖軟鉀鎂礬礦,其中含K2O 23%、MgO 8%、S 14%,與傳統硫酸鉀產品相比,K2O含量降低了,但硫酸鉀鎂肥增加了鎂元素,可大大促進作物生長中的光合作用,為作物提供了更全面均衡的養分。為驗證其肥效,受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委託,2005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環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研究所在番茄上進行了田間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試驗地點與材料

試驗地設在嘉善縣丁柵鎮界徑港村,浙江的番茄主產區。土壤為青紫泥田,土壤理化性狀為:土壤pH值5.68,有機質43.0 g/㎏,鹼解氮208.9 mg/kg,速效磷131mg/kg,速效鉀267 mg/kg。
供試番茄品種為浙粉202,由浙江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供試肥料為青海中心國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硫酸鉀鎂肥、鎮海產尿素(含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4%)、加拿大產氯化鉀(含K2O 60%)、智利產硫酸鉀(含K2O 50%)。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四個處理,三次重複。採用隨機區組排列,試驗按等鉀設計,試驗處理內容:1)對照(NP);2)硫酸鉀鎂肥;3)硫酸鉀;4)氯化鉀。試驗各處理NP用量相同,處理2-4鉀肥用量相同,小區面積30平方米。四個處理中肥料配比(N-P2O5-K2O)分別為27.6-8.4、27.6-8.4-21.0、27.6-8.4-21.0、27.6-8.4-21.0;純NPK總量對照為36㎏/畝,其他三個處理均為57㎏/畝;肥料用量(g/小區):基肥所用尿素1和過鈣均為1100g/小區和1800g/小區,處理2所用硫酸鉀鎂肥2730g/小區,處理3所用硫酸鉀為1260g/小區,處理3所用氯化鉀為1050g/小區;四個處理第一次追肥尿素均為800g/小區,其中處理2再追硫酸鉀鎂肥1370g/小區,處理3追硫酸鉀630g/小區,處理4追氯化鉀525g/小區;第二次追肥四個處理均為尿素800g/小區、過鈣900g/小區。

試驗結果與分析

1.硫酸鉀鎂肥對番茄生長和農藝性狀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表1),與不施肥處理相比,施鉀肥能促進番茄的生長,使莖桿更粗壯,硫酸鉀及硫酸鉀鎂肥還增加單株果數及單果重,其中硫酸鉀鎂肥處理的效果最明顯,與不施肥處理相比,硫酸鉀鎂肥處理主莖粗增加0.23㎝,單果重增加10%,達204g;同時也觀察到,施用後硫酸鉀鎂肥後,番茄葉色濃綠,葉片肥厚,明顯優於其他處理的作用效果。
2.硫酸鉀鎂肥對番茄內在品質的影響
從表2可知,施用硫酸鉀鎂肥對番茄果實的內在品質有一定的影響,與對照相比,果實中硝酸鹽、Vc含量都較低,總酸含量明顯下降,糖酸比在各處理中是最高的,達到12.2,其次是硫酸鉀處理。硝酸鹽含量硫酸鉀處理最高,而氯化鉀處理最低。
3. 不同處理間的產量、經濟效益比較
各處理產量以硫酸鉀鎂肥最高,達到5392㎏/667㎡,比不施鉀對照增產11.5%,比氯化鉀處理增產7.8%,比硫酸鉀處理增產4.1%。產值和淨收益也是硫酸鉀鎂肥處理最高,畝增值額比對照高出779元,增幅達10%;而硫酸鉀和氯化鉀處理比對照分別高出465元和207元。

小結

綜上所述,在番茄上施用硫酸鉀鎂肥,可明顯促進番茄的生長,增加番茄產量,提高果實品質。番茄產量比氯化鉀處理增加 7.8%,比硫酸鉀處理增加4.1%。經濟效益比硫酸鉀和氯化鉀處理分別高出314元/667㎡和572元/667㎡。
因此,對番茄而言,使用硫酸鉀鎂肥的效果最好,經濟效益最高,其次是硫酸鉀,氯化鉀比對照好,建議在番茄上大面積推廣套用硫酸鉀鎂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