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其作用與芥子氣相似,毒性比氯氣大15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用作軍用毒劑。吸入高濃度硫酸二甲酯蒸氣可發生急性中毒。液態硫酸二甲酯沾染大面積皮膚時,不但對皮膚引起化學灼傷,且通過皮膚吸收可致急性中毒。偶見口服中毒。

基本信息

中毒場所

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工業上,硫酸二甲醋主要用作甲基化劑,見於製藥、染料和香料等工業。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常見於設備泄漏或爆炸,或運輸裝卸過程中的容器破損,或清洗、撿修帶有殘液的設備等。

臨床表現

硫酸二甲酯中毒 急性接觸硫酸二甲酯後迅速發病,一般3h左右,亦有短至1h,長達12h發病者。(1) 輕度中毒:怕光、流淚、眼睛紅腫、咳嗽、咳痰、胸悶、聲音嘶啞、結膜充血水腫、兩肺有散在乾、濕羅音。胸部X線徵象可能出現符合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表現。(2) 中度中毒:表現為明顯咳嗽、咳痰、氣急、輕度發紺。肺部有乾羅音,胸部X線徵象符合急性支氣管肺炎或急性間質性肺水腫改變。(3) 重度中毒:明顯呼吸困難、發紺、咯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兩肺有瀰漫性濕羅音。胸部X線徵象符合泡性肺水腫。嚴重低氧血症。

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職業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是接觸高濃度硫酸二甲酯蒸氣所致的以眼及呼吸系統急性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硫酸二甲酯中毒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職業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本標準適用於接觸硫酸二甲酯蒸氣所致急性中毒,對長期接觸低濃度作業工人的影響未列入本標準內。

2診斷原則 根據短期內接觸高濃度硫酸二甲酯蒸氣史,結合臨床症狀、體徵、胸部X 線表現,綜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類似疾病,方可診斷。

3 診斷及分級標準

3.1 刺激反應 有一過性的眼結膜及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狀,肺部無陽性體徵。

3.2 輕度中毒 有明顯的眼結膜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狀,表現為羞明、流淚、結膜充血、眼臉水腫、眼臉痙攣、咳嗽、咳痰、胸悶等;兩肺有散在乾性羅音或少量濕性羅音。胸部X線表現為肺紋理增強、邊緣模糊, 兩肺下野較明顯,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

3.3 中度中毒 有明顯的咳嗽、咳痰、氣急,伴有胸悶及輕度紫紺;兩肺有乾性羅音或喘鳴音,可伴有散在濕性羅音。胸部X線表現為紋理增強,兩肺中下野可見斑片狀陰影或肺野透過度降低,符合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水腫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腫。

3.4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一項表現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

a. 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咳出支氣管黏膜壞死組織,明顯呼吸困難、紫紺, 兩肺廣泛濕性羅音。胸部X線表現為邊緣模糊、密度均勻、大小不等的片狀陰影,多分布於兩肺中下野,少數呈蝶翼狀陰影,符合瀰漫性肺泡性肺水腫,嚴重者可導致成人型呼吸窘迫綜合徵;

b. 窒息(喉頭水腫、大塊壞死的支氣管黏膜脫落);

c. 出現較嚴重的縱膈氣腫、氣胸、皮下氣腫。

硫酸二甲酯中毒 4 治療原則

4.1 迅速脫離現場。對刺激反應者需觀察24~48h; 中毒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安靜,嚴密觀察病情。

4.2 急救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給氧,給予霧化吸入和支氣管解痙劑。早期、足量、短療程套用糖皮質激素;積極防治感染。眼部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徹底沖洗,重點暴露穹窿部,局部用可的松眼藥水及抗生素眼藥膏等。

5 勞動能力鑑定

5.1 輕度中毒治癒後可恢復工作。

5.2 中度及重度中毒治癒後可給予短期休息,如留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及X線胸片或肺功能改變者, 定期複查,必要時調離原工作崗位。

6 健康檢查的要求 硫酸二甲酯作業工人需進行就業前體檢,每二年進行定期體檢一次。體檢包括內科、眼科、胸部 X線檢查,有條件時可做肺功能測定。

7 職業禁忌證

a. 明顯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b. 明顯的慢性結膜炎或角膜炎;

c. 明顯的心血管疾病。

治療

1.將患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脫去污染衣服,鎮靜、保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時給患者輸氧,必要時給予抗過敏、祛痰、藥物對症處理,面罩加壓給氧。

3.皮膚燒傷者,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局部用4%碳酸氫鈉溶液敷24小時仔細沖洗眼部,防止料液殘存。完後用抗生素眼藥水及醋酸膚輕鬆眼藥水交替滴眼。

預防

1.工人就業前及作業期間必須定期體檢,凡患有呼吸道疾患,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者及明顯的皮炎患者不宜參加該作業。 2.主要接觸崗位附近應設定用於眼和皮膚清洗的噴淋裝置,應穿工作服上崗作業,進入較高濃度作業區或設備檢修及事故搶險人員必須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防護眼鏡和手套等。 3.生產、使用或運輸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跑、冒、滴、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