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促進劑

硫化促進劑簡稱促進劑。能促進硫化作用的物質。可縮短硫化時間,降低硫化溫度,減少硫化劑用量和提高橡膠的物理機械性能等。可分為無機促進劑與有機促進劑兩大類。無機促進劑中,除促進劑、氧化鎂、氧化鉛等少量使用外,其餘主要用作助促進劑。

硫化促進劑的性能表征

橡膠硫化促進效能是衡量促進劑品質的重要標準。從報導看,國內外對促進劑的表征主要從硫化促進特性和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性能兩個方面來進行。硫化促進特性主要考察的是硫化速率、門尼焦燒時間、正硫化時間、正硫化溫度、過硫化階段的硫化平坦性和抗硫化返原性等方面。而膠料的物理機械性能主要考察的是硫化膠的硬度、彈性、拉伸性能、摩擦性能以及熱老化性能等。但近年來,人們對促進劑對硫化膠動態粘彈性能的影響也做了大量研究。實際上,促進劑的效能取決於它所賦予的硫化膠的物理機械性能,而硫化膠中交聯鍵的性質(類型和密度)對它的套用和工作特性則起決定性作用。硫化膠的強度和動態力學強度不僅取決於聚合物鏈本身的性能,而且與總交聯網中網路支承鏈的數量(指兩個連線點之間的連線鏈)直接有關。交聯密度決定著網路支承鏈的數量。據報導,硫化膠的硬度和定伸應力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撕裂強度、疲勞壽命、韌性和拉伸強度開始隨交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達到某一最大值後則隨交聯密度的增加而減小。滯後性能和永久變形特性則隨交聯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動態力學性能

動態力學性能是橡膠性能表征的又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輪胎胎面膠,它直接影響著輪胎胎面的抗濕滑性和滾動阻力。動態力學性能是通過動態粘彈性曲線來表征的。在系統的研究過程中,人們認識到60°C時的tanδ值可以反映硫化膠在滾動過程中滾動阻力的大小,80℃時的tanδ值反映了生熱性能,0℃時的tanδ可以表征硫化膠的抗濕滑性能

橡膠的硫化,就是利用硫化劑使橡膠的大分子進行交聯。硫化劑則是開發最一早,工業化最早的交聯劑品種,在橡膠工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進行硫化時,特別是用硫黃進行硫化時,除硫化劑外,一般還要加入“硫化促進劑”和“活性劑”,才能很好地完成硫化。有時為了避免早期硫化,即焦燒,還要加人

防焦劑。

用途

在橡膠中分散性能良好,使橡膠製品機械性能好,適用於輪胎、膠帶等 。

硫化

促進劑用於保護性殺菌劑。對多種真菌引起病害有抑制和預防作用,兼有刺激生長、促進早熟的作用。用於防治水稻稻瘟病、惡苗病,麥類鏽病、白粉病,馬鈴薯晚疫病、黑斑病,黃瓜、白菜、甘藍霜霉病,番茄炭疽病、早疫病,瓜類炭疽病,菸草立枯病,蘋果花腐病、炭疽病、黑點病、赤星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梨黑星病,柑橘潰瘍病、瘡痂病等。 一般用65%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處理。發病前或初期噴灑,有預防作用,發病期每隔5~7d噴霧1次,連續2~4次。根據不同病害,用藥量和用藥次數不同。福美鋅用於防治蘋果炭疽病、桃褐腐病,對細菌性穿孔病有效。防治葡萄白腐病、炭疽病,常與福美雙混合使用。也用於防治黃瓜霜霉病、瓜類炭疽病、馬鈴薯晚疫病、白菜霜霉病和蕃茄炭疽病等。

硫化原理

橡膠受熱變軟,遇冷變硬、發脆,不易成型,容易磨損,易溶於汽油等有機溶劑,分子內具有雙鍵,易起加成反應,容易老化。 為改善橡膠製品的性能,生產上要對生橡膠進行一系列加工過程,在一定條件下,使膠料中的生膠與硫化劑發生化學反應,使其由線型結構的大分子交聯成為立體網狀結構的大分子,使從而使膠料具備高強度、高彈性、高耐磨、抗腐蝕等等優良性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