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堆

硃砂堆

硃砂堆位於台州市黃巖區江口鎮山下郎村,系方山(永寧山)支脈,因沙岩呈朱紅色而得名。硃砂堆 採石歷史久遠,始於唐代,興於清代。唐朝薜仁貴造黃岩城及明萬曆年間重修黃岩城,都取材於硃砂堆。

基本信息

概述

硃砂堆位於台州市黃巖區江口鎮山下郎村,系方山(永寧山)支脈,因沙岩呈朱紅色而得名。雖然硃砂堆高不過二百米,方圓不及一公里,但因其美麗的神話傳說而名聞遐邇。

歷史文學

相傳孫悟空大鬧天空,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一粒硃砂下落凡塵,變成了一塊巨大的石頭。老君差童子來取,卻因硃砂有靈氣,被正在此修煉的鯉魚精和小黃龍占據著不放,老君親自來取,被南海觀音勸阻,觀音仙水輕點,紅石化作青山,成為當地百姓的衣食之源。因是硃砂所變,後人就稱之為硃砂堆。硃砂堆採石歷史久遠,始於唐代,興於清代。唐朝薜仁貴造黃岩城及明萬曆年間重修黃岩城,都取材於硃砂堆。年復一年的採石,留給後人的竟是百米高的既深又大的石倉和幾十個洞穴相環拱而成的異常壯觀的人工瑤洞。相傳洞左有龍潭,黃龍蟠居,因而得名蟠龍洞。洞內有大小倉潭廿六口,盤迥曲繞,通幽深處,宛如水殿龍宮。仰觀俯視,形態各異。倉潭積水最深者達四十多米,碧水深潭,回聲隆隆。潭壁圖案離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