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縣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27--529年)置石龍縣(今廣東化州城)。隸屬羅州石龍郡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州統縣,石龍縣隸羅州.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高州、羅州,立高涼郡。石龍縣屬高涼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羅州,石龍(今廣東化州城)為州治。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南石州,石龍為州治。
唐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唐天寶元年(742年)辯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辯州。唐天佑元年(904年)更名勛州,後復名辯州。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元為化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為化州府。石龍縣均為州郡路府治所。
洪武七年降化州府為州,並附郭縣石龍入化州,石龍縣從此撤銷。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
洪武九年(1376年)化州降為化縣,屬高州府。
1381年(洪武十四年),縣復改為州,化州仍領吳川、石城二縣,仍屬高州府。
清,沿明制,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屬高州府。
附:化州(即原石龍縣、化縣今化州市)行政區域變動簡況(民國時期至20世紀80年代末)
民國17年(1928年),化縣分為7區153鄉鎮2084里10673鄰(五戶為鄰)。
民國21年(1932年),化縣分為7區156,見下表:
轄區區駐地轄鄉所轄鄉個數
一區縣城東門街城內、東關、南關、北鎮、東勝、塘崗、同心上、同心下、交竹上、城南、上郭、下郭、坡尾、岐北、禾里、多谷、 博龍、 塘尾18
二區同慶圩南安中、南安東、南安西、南安南、南安北、旺嶺、交竹下、濱江上、同慶、中和、誠敬、安鎮、龍慶中、龍慶東、龍慶南、龍慶西、龍慶北、鎮安東、鎮安西、博青、塘坡、曲江22
三區楊梅圩東埇、禮車、茅山上、茅山下、田寮、雅道上、潦口上、潦口下、良光、良明、華東、華西、黃槐、瑤埇、長慶、柑東、柑西、和平、木“木強” 、常嶺 、石匣、 七白 、木賢、 和化 、旺財堂 、塘坡、 永治、田界垌、 齋堂坡 、石垌、 筆亨、 官田 、河產、 福旺、 樂嶺 、米積 、 岱山、 浪山、 楊梅、 坡嘴、 瑚琳、 那林、 大沙田、 東岸、 六科45
四區官橋圩清波、謝山、永清、善慶、文安、世德、連平、旺竹、梨華、中垌、田頭坡、高峰、孔化、漢堂、豐村、縉紳、古樓山、平安、莞塘東、莞塘西、莞塘南、莞塘北、格塘、太平、石垌、永安26
五區林塵圩林塵、塘蓬、下塱、塘墩、尖崗上、尖崗下、東平、江湖、合江、新江10
六區平定圩平定、平南、翰堂、大旺垌、平山、木角沙坡、南山、甲隆、白梅、文樓、大車、羅香、山底東、山底南、山底西、山底北17
七區壺垌圩調塱南、調塱北、上塱、高華、累功坡、寶圩、官橋、播揚、高官上、高官下、文水、江佩、那務、增村、白馬、葵田上、葵田下、甲藪18

民國26年(1937年),廢里鄰設保甲,化縣分為3區57鄉1546保5476甲。
民國31年(1942年),化縣2區1鎮39鄉486保6586甲,見下表。
轄區區署地轄鄉(鎮)鄉等次鄉駐地
第一區 1鎮17鄉(不設署)附城鎮原附城鎮公所
北安鄉旺位村戴氏大宗祠即原城北鄉公所
交心鄉博龍村陳氏宗祠
慶安鄉旺竹圩原城安鄉公所
慶和鄉同慶圩原同慶鄉公所
南安鄉雙牌下垌村二世祖祠原南安上鄉公所
南岐鄉坡巷村李氏宗祠
梅北鄉官田淑鄉公祠
梅南鄉楊梅圩原楊梅鄉公所
良光鄉良光圩原良光鄉公所
出拔鄉出拔圩
石東鄉茅山鄉李氏宗祠
官橋鄉官橋圩原官橋鄉公所
莞塘鄉莞塘圩原莞塘鄉公所
石灣鄉石灣圩原石灣鄉公所
新安鄉新安圩原波安鄉公所
榕樹鄉榕樹圩原世清鄉公所
尖崗鄉尖崗圩原崗平鄉公所
第二區22鄉合江合江鄉合江圩原合江鄉公所
新江鄉新圩原新江鄉公所
林塵鄉林塵圩原林塵鄉公所
連江鄉連界圩劉以直學舍
高中鄉中垌圩原高中鄉公所
田豐鄉原田頭坡鄉公所
塘蓬鄉令村坡田廟
下塘鄉塘墩村高建堡
那務鄉那務圩原鼎新鄉公所
增甲鄉寶樹圩原增甲鄉公所
壺垌鄉壺垌圩原高功鄉公所
播揚鄉播揚圩原播揚鄉公所
文江鄉平太圩原文江鄉公所
寶圩鄉寶圩原寶圩鄉公所
錢石鄉原錢石鄉公所
梅隆鄉甲隆圩原梅隆鄉公所
山底鄉原山底鄉公所
南大鄉博南廟
南垌鄉陸川陳氏宗祠
文山鄉平福圩
平定鄉平定圩定山鄉公所
孔漢鄉原孔漢鄉公所
1949.11~1950.2全縣4區39鄉1。1949.11行政區劃見下表:
轄區(鎮)所轄鄉個數區駐地轄鄉
東區7東山大屋南安、南岐、慶和、交心、尖崗、鎮安、慶安
中區13中垌塘村下塘、林塵、連江、合江、新江、塘蓬、孔漢、高中、山底、田豐、官橋、錢石、中垌
南區8楊梅村石東、良光、梅南、梅北、新安、出拔、石灣、榕樹
北區11平定圩那務、增甲、壺垌、文江、播揚、寶圩、平定、南垌、文山、梅隆、南大
附城鎮(即縣城)

1949.11~1957.2為縣轄區時期。1950.3全縣7區39鄉1,見下表:
轄區(鎮)所轄鄉個數區駐地轄鄉
一區6東山大屋北安、慶和、慶安、交心、南岐、南安
二區5楊梅村出拔、良光、石東、梅南、梅北
三區5翰堂村官橋、莞塘、石灣、榕樹、新安
四區6中垌塘村山底、孔化、塘蓬、田豐、高中、錢石
五區5林塵圩合江、連江、林塵、尖崗、下塘
六區6平定圩新江、平定、南垌、南大、文山、梅隆
七區6壺垌黃家祠那務、增甲、壺垌、文江、播揚、寶圩
附城鎮

1953,全縣13區1鎮159,見下表:
轄區(鎮)所轄鄉個數區駐地轄鄉
一區14同慶博龍、玉山、塘尾、交竹、後垌、山口、下良、謝白、石寧、霞山、旺嶺、長岐、南安、南嶺
二區14楊梅靈村、禾里、黃槐、福境、北亨、官田、石匣、潦口、竹根園、樂嶺、楊梅、米積、那堂、滿堂
三區12良光雅道、東埇、田寮、茅山、山華、柑村、犲嶺、沙田、出拔、龍秀、良光、木威堂
四區15山尾塘溪、北國、百室堂、樂堂、蒲山、北岸、鳳口、山背、鎮安、山尾、博青、陳什、麗崗、麗石、麗埇
五區13莞塘上郭、禾化、格塘、裘屋、名教、蓮花、石灣、榕木水、山口、官祿、大嶺腳、官橋、上村
六區11新安山西、山陰坡、橫嶺、新安、曲徑、山埇、硃砂埇、水塘、梨垌、平田、留村
七區13林塵下塱、塘墩、新屋、林塵、西岸、古峰、白沙、塘頭山、坦塘、坡心、江湖、蓮塘邊、荔枝埒
八區12中垌山口、東京堂、豐村、梨華埇、中垌、石嶺、塘灶、蘭山、福嶺、公居、楊村、那洪
九區12合江孔化、禾堂嶺、新圩、梧村、六龍、白塘、同志堡、高步、合江、車田、新車、松架
十區11那務高坡、那務、那冰、京堂、大坡、大罩、長嶺、增村、高華、上塱、壺垌
十一區12平定旺垌、積田、西山、逢利、陂板、羅村、翰堂、高車、寨頭、旺竹、嶺下、旺耀
十二區10播揚調馬、寶圩、巷口、良山、播揚、院田、馬站、江佩、平太、文龍
十三區10文樓文樓、垌生、低山、平山、沙垌、樟平、那建、那德、河龍、平福
附城鎮(即化城)

1957.3~1958.8為縣轄鄉時期。
1957.3全縣59鄉11957.6全縣39鄉鎮同年底31鄉鎮1958.8全縣15鄉鎮
1958.9~1983.9為縣轄公社時期。
1958.9全縣126個農業合作社5個國營農場合併為14個人民公社保留附城鎮同年11,化縣和吳川縣合併為化州縣;同時,為配合原化縣組織勞力開挖“引鑒工、農業渠”,原化縣山尾公社的樂堂、百室堂、東方紅、謝村、蒲山、山尾、旺山和原茂名縣超英公社(此公社包括原石鼓鄉及沙田鄉)的南盛墟、南盛、平垌共10個生產大隊合併為南盛公社並隸屬於化州縣;原茂名縣火箭公社龍首鄉和火箭公社鰲頭鄉的蘭石劃入化州縣。至此,化州全縣22公社2鎮。
1961.3吳川縣析出;蘭石、龍首等劃給吳川縣,南盛(包括南盛墟在內的原茂名縣部分地域)劃給化州縣。同年9,化州全縣13區57公社,見下表:
轄區管轄公社個數公社名稱
同慶區4同慶、悅義、南安、東安
環城區5城東、城南、城北、石灣、莞塘
良光區4良光、出拔、笪橋、水塘
楊梅區4楊梅、和平、濱江、竹根園
鎮安區4南盛、山尾、鎮安、麗崗
新安區3新安、龍潭、榕樹
林塵區5林塵、塘墩、坦塘、江湖、西岸
中垌區6中垌、蘭山、田頭坡、那洪、楊梅、官橋
合江區4合江、高步、新圩、塘坑、
那務區3那務、壺垌、寶樹
播揚區4播揚、平太、寶圩、平山
平定區5平定、蓬利、嶺下、翰堂、旺垌
文樓區4文樓、白梅、甲隆、平福
縣直轄2附城、水上運輸

1963.1全縣20公社若干大隊(包括附城、水上運輸兩個公社);1968.9附城公社先後改為附城鎮、化州鎮;1981.7水上運輸公社改為企業性質的水運公司。
1983.10~1986年為縣轄區鎮時期。1983.10全縣20區1(附城改為城郊)若干鄉
1986年~1988,全縣先後改為21鎮(城郊改為東山,鎮安改為麗崗)若干村委會,21鎮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化州南盛長岐同慶楊梅良光笪橋
東山麗崗新安官橋林塵中垌合江
那務播揚寶圩平定文樓江湖蘭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