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鎮[都江堰市]

石羊鎮[都江堰市]

石羊鎮,中國行政區劃名,隸屬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地處成都市的西北部,都江堰市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都江堰市區19公里。

基本信息

地理狀況 

石羊鎮石羊鎮

石羊鎮地處成都市的西北部,都江堰市南部,距成都市區40公里,都江堰市區19公里。鎮境南北長約11公里,東西寬約8公里。北與翠月湖鎮接壤;西鄰世界自然遺青城山,與青城山鎮、安龍鎮相連;南與柳街鎮交界;東與溫江區玉石鎮與金馬河隔河相望。全鎮幅員面積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8畝,人均耕地0.72畝。全鎮轄18個行政村,1個社。

歷史文化

石羊鎮石羊鎮

石羊鎮是都江堰市中心集鎮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黑石河和沙溝河穿境而過。集鎮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都崇公路縱貫其中,石徐、石柳、石青等幹道與周邊鄉鎮緊密相連,集鎮內有4橫3縱14條街道。有工商、稅務等分支機構,有農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有自來水廠、變電站、天然氣管網和發達的通訊網路,商業繁榮,功能齊備,是河西片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蘭花聖地

石羊鎮素有蘭花聖地、花卉之鄉的美譽,蘭花品種齊全,奇花異草爭奇鬥妍。樁頭盆景千姿百態,鎮域內幾乎家家有花草,戶戶飄蘭香,目前僅蘭花種植大戶就達數十家,全鎮蘭花在地產值達三千餘萬元,為發展觀光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川芎故里

石羊鎮又稱川芎之鄉,歷史上便以出產川芎而聞名遐邇。川芎種植歷史悠久,川芎品質優良,種植規模大,目前已成功申報了川芎GAP基地,種植面積6000畝,即將實施的川芎深加工項目和川芎市場將進一步帶動整個川芎的產業化。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勤政務實、廉潔高效的石羊鎮黨委、政府和勤勞智慧的石羊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開拓進取,求真務實,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積極推動三個轉變,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最"、"兩強"的奮鬥目標,力爭把石羊鎮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河西重鎮"!

建制沿革

石羊鎮古為蜀族人聚居之地,盛於漢晉,宋時取名為竹瓦鎮,屬永康軍轄。元代初更名為三陽鎮,屬灌洲。清代乾隆年間,掘出石羊一隻,遂以“石羊場”命名。民國初年屬三陽鎮轄,鎮治設於石羊場上。民國十九年(1930)推行鄉建制時屬石羊鄉轄。建國後成立石羊鎮人民政府,1954年,改變 石羊鎮人民委員會,1958年與石羊鄉合併為石羊人民公社,鎮區設場鎮委員會,1962年恢復石羊鎮建置,2004年9月將徐渡鄉合併入石羊鎮。

石羊,古鎮。西漢初年已是西通汶理茂、南達犍為的重要樞紐。石羊鎮是都江堰市川芎的主產區之一,以質優量大著名。石羊場歷為川芎等藥材的集散地,年集散50萬擔,木材、茶葉蠶繭等也在這裡設棧運銷,經岷江古渡水運出境。

資源

旅遊資源旅遊資源

鎮境有元中、石安、石徐、石青等公路,總長14.5公里。有村道22條,總長30.3公里,一般寬3.5米左右,可通汽車和拖拉機。1999年,實現村村通電話目標。1985年,企業發展速度加快,1999年末統計,已初步形成電力、冶煉、鑄造、印刷、建築安裝、醫藥等門類,已有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企業13家,其中個體私營11家。主要工業產品有鋼鑄件、鐵鑄件、川芎加工、印刷品、電器、電力等,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395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03萬元。

鎮境農業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籽、川芎、澤瀉。除糧油及川芎、澤瀉外,鎮境農戶歷來應有蒔養苗木花卉並成片、有規模發展的習慣,1992年被定為市的苗木花卉種植示範區後,發展速度加快。至1999年全鎮200多戶花卉苗木專業戶,已發展花卉苗木面積1200多畝,逐步形成了具有石羊特色的花卉之鄉的基礎。1999年,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新發展大棚蔬菜和反時令蔬菜100畝;在金花、長征、改革、衛星、同心、清水6個村建立示範點,引進冬桃、雪棗、黃花梨、板栗等品種栽培500多畝。年末統計,實現農業總產值82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33元。總產糧食17417噸,肉類總產2017噸。

自然狀況

石羊鎮處於都江堰市河西平壩腹心地區,地處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市下游,海拔635米。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泊江河,黑石河夾鎮而過,金馬河從鎮域東側流淌,農業灌溉以岷江自然灌溉為主。 鎮域內的農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薯芋為主。經濟作物以川芎、蘭花、澤瀉、油類為主,有常年四季蔬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