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狗嶺

石狗嶺

石狗嶺是廣東信宜市名山之一,是信宜舊八景之“龍窖晴煙”。 石狗嶺在該市水口鎮雙山村。山上有個大石洞,相傳有龍伏此,求雨必應,故又名龍山。山峰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將雨則潤,稱為雨窖。該山高783米,因奇峰聳立,輕煙渺渺,故稱“龍窖晴煙”。

石狗嶺

關於石狗嶺得名的來由,有這么一段神話般的傳說。話說當年二郎神秦玉皇大帝之命,領著神狗追捕齊天大聖孫悟空,最終悟空被神狗趕上咬了一口,把他逮住,交給太上老君發落。神狗自此恃功傲慢,常跑出天庭,雲遊各地,亂竄狂吠,目中無人。一日,它來到一座大嶺上,看見一個手持拂塵的道人和一個儒生模樣的仙人,坐在山頂上吹著銅蕭,聲韻頓挫抑揚,好不快樂。那狗不管是誰,竄上去對著道人張口便咬。說時遲,那時快。那個道人運足一口純陽真氣向小狗噴去,一噴……它已癱瘓不動,再噴……脫毛蟋縮成團,三噴……變成了石狗,靜臥于山上。道人微笑著說:“畜牲!你長眼也不看看好人、壞人,看你還敢放肆!”

原來這個道人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那個儒生模樣的是“八仙”中的韓湘子。那日他倆雲遊于山頂上,聚精會神地吹著銅蕭,給小狗這一竄擾,呂洞賓好不氣惱,索性鎮它于山頂之上,變為石狗。因狗名山,石狗嶺便從此得名。後來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聽說也源出於此。

呂洞賓為給人們造福,和韓湘子合議作法,在石狗的耳朵里,一個滴進了水,一個吹進了風。呂洞賓口中念念有詞,韓湘子用銅帶在狗頭上輕敲兩下,頓時,石狗嶺上的奇蹟出現了:一個“風窖”,一個“雨窖”,窖口寬數尺,窖深叵測,風窖口雜草叢生,涼風習習;雨窖內怪石嶙峋,銀珠欲滴。一個司風,一個司雨。從此當地三日一風,五日一雨,風不鳴條,不摧折林木;雨不破塊,不打損禾稼。故此方圓百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盜賊不生,夜戶不閉,行人讓路,道不拾遺,野無餓浮,茶歌達旦,呈現一派昇平悅樂景象。 

上石狗嶺是一條林蔭古道,偶爾可見有古城牆、古石屋遺蹟,還有一間破廟。山上長滿古藤雜木,芒草野花,松杉竹子,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最美麗的是秋天,漫山的紅楓樹,似火燃燒,紅綠相間,好一幅強烈的風景畫。站在山上往下看,山脈縱橫,蒼翠欲滴,層層梯田,條條村落,新樓排排,蕉林蔥綠,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