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

石淙鎮地處杭嘉湖平原,位於湖州東南約22.5公里處,東與莫蓉鄉、善璉鎮交界,南連千金鎮,西與菱湖新溪相連,北接和孚鎮重兆, 是 南潯區西南重鎮。這三個女兒,並認一女,為四女,是浙北、蘇南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封神為“四台太均”,尤其是三女兒永濟,是婦女求子的太均神,據說向永濟許願求子,甚是靈驗,永濟生日是農曆九月十六,為了表示對永濟的敬仰和感激,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六,江浙滬一帶的善男信女聚集於石淙太君廟,舉行盛大的廟會,內容有打蓮花、扎臂香、台閣船、拜香司等活動。

內容

岩谷不自勝,水木幽奇多。朔風入空曲,涇流無大波。

迢遞徑難盡,參差勢相羅。雪霜有時洗,塵土無由和。

潔冷誠未厭,晚步將如何。

出曲水未斷,入山深更重。泠泠若仙語,皎皎多異容。

萬響不相雜,四時皆有濃。日月互分照,雲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茲聳前蹤。

荒策每恣遠,戇步難自回。已抱苔蘚疾,尚凌潺湲隈。

驛驥苦銜勒,籠禽恨摧頹。實力苟未足,浮誇信悠哉。

顧惟非時用,靜言還自咍。

朔水刀劍利,秋石瓊瑤鮮。魚龍氣不腥,潭洞狀更妍。

磴雪入呀谷,掬星灑遙天。聲忙不及韻,勢疾多斷漣。

輸去雖有恨,躁氣一何顛。蜿蜒相纏掣,犖确亦迴旋。

黑草濯鐵發,白苔浮冰錢。具生此雲遙,非德不可甄。

何況被犀士,制之空以權。始知靜剛猛,文教從來先。

空谷聳視聽,幽湍澤心靈。疾流脫鱗甲,疊岸衝風霆。

丹巘墮環景,霽波灼虛形。淙淙豗厚軸,稜稜攢高冥。

弱棧跨鏇碧,危梯倚凝青。飄飄鶴骨仙,飛動鰲背庭。

常聞誇大言,下顧皆細萍。

百尺明鏡流,千曲寒星飛。為君洗故物,有色如新衣。

不飲泥土污,但飲雪霜飢。石棱玉纖纖,草色瓊霏霏。

谷磑有餘力,溪舂亦多機。從來一智萌,能使眾利歸。

因之山水中,喧然論是非。

入深得奇趣,升險為良躋。搜勝有聞見,逃俗無蹤蹊。

穴流恣迴轉,竅景忘東西。戇獸鮮猜懼,羅人巧罝罤。

幽馳異處所,忍慮多端倪。虛獲我何飽,實歸彼非迷。

斯文浪雲潔,此旨誰得齊。

屑珠瀉潺湲,裂玉何威瑰。若調千瑟弦,未果一曲諧。

古駭毛髮栗,險驚視聽乖。二老皆勁骨,風趨緣欹崖。

地遠有餘美,我游采棄懷。乘時幸勤鑒,前恨多

幽霾。

弱力謝剛健,蹇策貴安排。始知隨事靜,何必當夕齋。

昔浮南渡飆,今攀朔山景。物色多瘦削,吟笑還孤永。

日月凍有棱,雪霜空無影。玉噴不生冰,瑤渦鏇成井。

潛角時聳光,隱鱗乍

漂冏。再吟獲新勝,返步失前省。

愜懷雖已多,惕慮未能整。頹陽落何處,升魄銜疏嶺。

聖朝搜岩谷,此地多遺玩。怠惰成遠遊,頑疏恣靈觀。

勁飆刷幽視,怒水懾餘懦。曾是結芳誠,遠茲勉流倦。

冰條聳危慮,霜翠瑩遐眄。物誘信多端,荒尋諒難遍。

去矣朔之隅,翛然楚之甸。

鎮名來歷建置沿革

【鎮名來歷 建置沿革】相傳石淙原名“石冢”,因晉高祖石敬瑭逝葬於此而得名,1922年石冢太君堂失火,死傷甚眾,故易名“石淙”。1949年10月,建立石淙鄉。1958年10月,建立公社,石淙屬善璉公社。1961年5月,調整公社規模,建立石淙公社。1984年2月,公社撤銷,建立石淙鄉。1993年12月15日,經省民政廳批准同意,將石淙鄉改為建制鎮,以原鄉的行政區域為鎮的行政區域,實行鎮管村的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1987年7月,鎮人民政府投資22萬元,建造一所郵電大樓,全省鄉鎮級首家安裝了200門程控自動電話,改善了通訊條件。1990年10月6日,投資110萬元,3.611公里新(溪)石(淙)公路建成通車。1991年9月29日,鎮農機水利站被中央農業部農機司命名為全國先進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1991年,鎮村工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1992年5月3日,被省農業廳命名為浙江省首批噸糧田工程建設先進鄉鎮。1993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管理局批准,石淙太君廟為宗教活動場所;1993年,被中共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州市“十強鄉鎮”;同年12月15日,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鄉建鎮。1995年11月28日,石淙鎮郵電通訊大樓1000門3688程控電話全球開通。1997年1月16日,占地6203平方米,建築面積4524平方米,設有200多個攤位,可容納2000多人交易的石淙綜合農貿市場竣工並交付使用。

建造鎮文化中心樓

【建造鎮文化中心樓】投資108萬元,新建了一座文化中心活動樓,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米,設有500個座位的影劇院、400平方米的圖書借閱兼排練、展覽、書畫、檯球、電子遊戲房、電視錄像放映室等綜合活動室,結束了鎮歷年來無文化活動場所的歷史。

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加快交通建設步伐】1998年冬,發動全鎮人民,投入18萬工勞動積累工,修建了村級公路土路基,為石淙成為交通發達鎮打下良好基礎。

組建農民技術協會

【組建農民技術協會】為進一步推進全鎮農業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切實解決廣大農民對先進適用技術、優高品種和市場供求等信息的迫切需要,吸收113名種養殖能手和農業生產技術輔導員、行銷大戶等組建鎮農民技術協會。

一方名產——石淙蠶花

【一方名產——石淙蠶花】相傳,蠶花娘娘是蠶絲的發明者,而蠶花是蠶花娘娘的化身,戴著蠶花養蠶,能取得蠶花二十四分的好收成,因此在農家的蠶室里、蠶匾上、蠶農的頭髮上插滿了蠶花。蠶花的製作者均是道地的蠶農,先將春花紙、皺紙染成五顏六色,剪成花葉狀,再由花芯子開始,由內而外,在柴須做成的梗子上,包上一層一層的紙制綠葉,結紮成花狀而成。現在,普遍採用絢麗多彩的染色尼絲紡代替春花紙、皺紙,花梗子則由鉛絲代替柴須,使製成的花不易褪色,不易折斷。每年清明節前後,蠶農們紛紛取出扎了近一年的蠶花,帶往蠶花聖地含山,滿足含山、練市、新市、桐鄉等地蠶農的需要。

一方名村——銀子橋村

【一方名村——銀子橋村】銀子橋村位於鎮南1.5公里處,村辦企業興於80年代初,先後創辦了冷鑄軋輥廠等8家企業,冷鑄軋輥產品1990年經省冶金局專家鑑定,認定產品合格,並填補浙江省空白,鑑定後開始批量生產,通過1991~1995年技改和投資,使軋輥產品上規模、上等級,向科技方向發展,產品從冷鑄軋輥1個品種、7個規格發展到現在的冷鑄軋輥、球墨軋輥、無限軋輥三大系列、20多個品種,深受上海、江蘇、福建、安徽、江西及本省各地客戶的青睞。

一方風情——九月十六太君廟廟會

【一方風情——九月十六太君廟廟會】石淙有一太君廟,原稱太均廟,是北宋兵馬都監陸圭的神廟。陸圭任安徽泗州縣兵馬都監,賑糧救饑民,相傳陸圭開鹽船至石淙,在姚家入贅,生顯濟、通濟、永濟三女。這三個女兒,並認一女,為四女,是浙北、蘇南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封神為“四台太均”,尤其是三女兒永濟,是婦女求子的太均神,據說向永濟許願求子,甚是靈驗,永濟生日是農曆九月十六,為了表示對永濟的敬仰和感激,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六,江浙滬一帶的善男信女聚集於石淙太君廟,舉行盛大的廟會,內容有打蓮花、扎臂香、台閣船、拜香司等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