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

進步精神是志願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在志願活動中無處不體現著“進步”的精神,正是這一精神使人們甘心付出,追求社會和諧之境的實現。 二、常規志願服務活動2012年4月底,與各個社團舉行社團聯誼活動,促進社團之間交流。

陽光志願者協會始終秉承“讓愛心永存校園,用真情奉獻社會”的宗旨,踐行“團結,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堅持“讓陽光與你同行,讓關愛成為習慣”的志願服務口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計報酬,不計私利,時時刻刻用行動、用愛心,用真誠去擁抱社會,擁抱人生,用奉獻點亮青春,胸懷陽光,散播愛心,投身公益,服務社會。
2012-2013年度陽光志願者協會工作材料
有這樣一個團體,沒有人可以忽視,他們總是熱情開朗,用微笑去介紹自己,用愛與他人交流;有這樣一個團體,沒有人可以遺忘,他們總是不計回報,總是盡己所能,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別人,他,就是陽光志願者協會。
陽光志願者協會是由學生自願組成的以從事社會公益與社會服務事業為主的青年學生社團,隸屬於共青團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委員會,2011年由由陽光青年志願者協會和朝夕陽志願服務團隊合併組建,是政法學院重點建設社團和也是政法學院十大優秀社團之一。
陽光志願者協會始終秉承“讓愛心永存校園,用真情奉獻社會”的宗旨,踐行“團結,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堅持“讓陽光與你同行,讓關愛成為習慣”的志願服務口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計報酬,不計私利,時時刻刻用行動、用愛心,用真誠去擁抱社會,擁抱人生,用奉獻點亮青春,胸懷陽光,散播愛心,投身公益,服務社會。
一、社
(一) 加強思想建設,體會志願內涵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2001國際志願者年”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志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志願精神是聯合國精神的最終體現。”這句話指出了志願精神的本質,表達了人們對志願服務的由衷讚美。志願服務的精神概括起來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志願者在不計報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情況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活動,這些都體現著高尚的奉獻精神。志願服務精神提倡志願者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尊重,這便是友愛精神。志願服務包含著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幫助、助人自助”。志願者憑藉自己的雙手、頭腦、知識、愛心開展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幫助那些處於困難和危機中的人們。志願服務者以“互助”精神喚醒了許多人內心的仁愛和慈善,使他們付出所余,持之以恆地真心奉獻。進步精神是志願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在志願活動中無處不體現著“進步”的精神,正是這一精神使人們甘心付出,追求社會和諧之境的實現。
(二) 文化建設
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志願服務文化建設。志願服務文化主要體現為服務他人、完善自我的理念。在志願服務活動中,既強調個人意志的獨立性、個人選擇的自主性,同時又強調人的社會性和團隊精神。加強志願服務文化建設,關鍵是要讓人們認識到志願服務既是一種新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一種新的有效的社會化動員機制和方式,同時又是一種人們資源選擇的新的生活時尚、生活方式、生活狀態。
(三) 團結的優秀團隊及團隊獎項
08—09年的社團工作中被評為“優秀社團”
亮健晚晴杯重陽節晚會陽光志願者協會榮獲“三等獎”的佳績
“守望夕陽”志願者服務過程中被評為“優秀社團”
2011年“我們都一樣,我們在一起,情暖農民工子女”活動中,榮獲院、校、兵團“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11年全國大學生公益設計大賽“心夢圓 你我他都在”中,本協會榮獲“全國優秀團隊”
2012年全國大學生公益設計大賽“愛,溢於指間,情暖環衛工人”中,本協進入複賽
2012年陽光志願者協會評為五四紅旗團委集體獎
2012年暑期三下鄉活動榮獲兵團重點項目
2012年陽光志願者協會團隊榮獲校級重點團隊及兵團重點團隊
(四)活動宣傳
陽光志願者協會通過多方式宣傳,主要通過橫幅懸掛宣傳、展板宣傳、海報張貼宣傳、宣傳單的發放和大眾媒體宣傳;大眾媒體宣傳為社團主要宣傳方式,主要分為兵團日報、北疆晨報、石河子黨政中心報報紙宣傳和石大線上首頁新聞、愛石大新媒體、新浪微博、中青網微博、騰訊微博和學院網站電子媒體宣傳相結合。
(社團媒體報導剪影)
二、2012-2013中期工作總結
2012—2013學年,政法學院陽光志願者協會,在院團委的的領導下,社會支持下,在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兄弟社團的幫助下,在社團全體成員及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完善組織機構建設,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一學年來協會工作總結如下:
(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突出志願服務特色
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傳播志願服務精神是志願服務類社團的立身之本,陽光志願者協會在2012年共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0多場次,累計共有五百餘人次參加,累計志願服務時間1300餘小時,達到了預期效果。愛在人間,最溫暖的是我們大家的愛,“七彩課堂”是關愛行動志願者、志願服務團隊針對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的實際需求,圍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內容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統稱。“七彩課堂”是農民工子女學校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補充,是推進關愛行動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規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和強化服務成效的工作手段。
根據關愛行動五項服務內容的總體要求,“七彩課堂”對各項內容的服務方式、實現目標、具體任務作如下具體要求。
1.學業輔導。通過開展課業輔導、第二課堂學習等形式,培養農民工子女學習興趣,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通過科普講座、趣味實驗等形式,幫助農民工子女了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其科學志趣及學科技、用科技的能力;通過指導閱讀及講解歷史文化經典、傳統文化體驗等形式,幫助農民工子女提高文化素養,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針對農民工子女興趣愛好和特長,提供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培訓指導,幫助農民工子女發展特長,提升綜合素質。
2.親情陪伴。通過個別談心、心理遊戲、家庭走訪等形式,了解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農民工子女排解心理問題,培養健康向上的心態;通過組織演講辯論、親情電話、團隊意識訓練等形式,提高農民工子女溝通交流能力,增進其對父母的理解。
3.感受城市。通過參觀公共服務設施、講解城市運行規則等形式,增強農民工子女對城市功能的認知;通過參觀文化場館、名勝古蹟、規劃展覽、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形式,幫助農民工子女深入了解城市歷史文化、發展前景,增強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體驗城市運行規則、參與文化體育活動、參加集體公益活動等形式,親身體驗城市生活,提高農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能力。
4.自護教育。通過舉辦安全知識講座、發放安全手冊、參觀安全教育展覽等形式,向農民工子女傳授安全知識,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了解自我保護方法;通過日常衛生健康知識、青春期生理知識講座等形式,幫助農民工子女增強健康生活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通過組織火災、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逃生自救演練,幫助農民工子女提高自救逃生能力。
6.愛心捐贈。根據農民工子女實際需求和志願服務團隊實際情況,幫助特困農民工子女解決生活、學習方面的困難;了解農民工子女的心愿,並盡己所能滿足其合理心愿;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動在結對學校建立“七彩小屋”等服務陣地。
根據志願服務團隊的實際情況和農民工子女的需求,應保證城市隨遷農民工子女每人每年接受不低於25次累計50小時以上的志願服務,團場留守農民工子女每人每年接受不低於15次累計30小時以上的志願服務(“七彩課堂”主要內容說明表見附表)。
(四)“守護折翼天使”—關愛智殘兒童
協會與二十四中簽訂協定,這所學校聚集著大量智殘兒童,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關愛。志願者通過活動鼓舞和關愛智殘兒童,進一步宣傳和動員社會,營造尊重、關愛智殘人士的和諧環境,了解和掌握智殘人士的基本情況,為智殘人士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通過本次活動,傳播公益理念,呼籲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智殘兒童,伸出援手提供幫助;也使大學生們更快的明確自己的責任,激發他們想為社會公益心,培養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喚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更好的珍惜生活,回報社會;作為新會員入會的第一次活動,提供一個會員之間交流的平台,加深彼此之間,增強社團凝聚力與向心力。為協會進益步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協助老師與家長管理孩子,減輕老師及家長的負擔。
二、常規志願服務活動
2012年4月底,與各個社團舉行社團聯誼活動,促進社團之間交流。
2012年5月中旬,整理院閱覽室,創造良好讀書環境。
2012年6月17日,輔導中學生活動。
2012年6月底,溫暖老人心活動。
2012年9月9日,打掃天富名城小區,美化居住環境。
2012年9月10日,開展感恩教師活動。
2012年9月23日,百團納新活動,為社團注射新的活力。
完成院裡下分的活動安排。
讓漂泊的心不再漂泊關愛農民工子女2012年暑期三下鄉
近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流動人口的數量激增,由於農民工子女的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受教育水平有限,對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支持,因此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環境下有其特殊的生存狀況,心理健康問題不斷被凸顯。童年的不完整,在未來將會導致社會更多的不穩定因素。身為農民工子女的他們,長期的缺乏家長關心,導致他們在心理上逐漸封閉。他們好奇而又害怕外面的世界,他們害羞,內向,不敢和人交流。在學校,他們缺乏教育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上的差距讓他們要承受與城市孩子之間巨大的心裡落差。
陽光志願者們擬利用暑假時間,深入第二十一中學,開展針對農民工子女,為其提供課程教授(國學教育課、趣味英語課等)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文體活動、愛心捐贈以及素質拓展;進行個體諮詢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活動,安排空餘時間給孩子們播放勵志題材的電影、卡通片等,志願者幫助孩子進行簡單的口語提高、協助他們完成暑假作業等活動。開展陽光信封,講述思念、傾述童年;歸巢行動,培養愛心,讓孩子給孤寡老人帶去歡樂,培養孩子志願情懷,將愛心傳遞。開展“愛心手牽手·相伴共成長”,全程陪護農民工子女完成課程學習,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開展心理輔導,建立個人檔案,並將長期跟蹤他們的成長發展。與石河子市婦聯合作,招募20個愛心家庭並發放《志願者結對卡》,志願家庭與農民工子女結對,並建立長期的關係。 讓他們和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生活在幸福與快樂之中,都能健康的成長。與此同時,促進我校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提高我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喚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