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毛果夫

石毛果夫

石毛果夫,男,字宗瑀,號海康,義合公中醫館第6代傳人。 中學畢業,石毛果夫報考了醫藥專科學校,其間系統的學習了中醫理論。 除了在義合公中醫館坐診,石毛果夫館長還經常進入社區,為居民免費講解中醫及養生的知識,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人物概況

石毛果夫,男,字宗瑀,號海康,義合公中醫館第6代傳人。他4歲開始學習中草藥知識,7歲開始學習中醫藥理,9歲開始學習推拿按摩,12歲開始幫著家長給鄰居看病開方,16歲時自己獨立開設了推拿館。在臨床中,石毛果夫自創了“一指撥經行氣法”按摩手法。現為重慶義合公中醫館館長。

人物生平

石毛果夫,生於中醫世家,是傳統中醫藥號義合公第六代傳人,

正在研究人體骨骼的石毛果夫中醫師正在研究人體骨骼的石毛果夫中醫師
是著名藥劑師陳柏樓曾孫。他4歲開始學習中草藥知識,7歲開始學習中醫骨傷,得到義合公的藥物秘方及正骨手法。9歲開始跟著婆婆學習推拿按摩,12歲開始幫著家長給鄰居看病開方。中學畢業,石毛果夫報考了醫藥專科學校,其間系統的學習了中醫理論。
在大學期間,石毛果夫遍訪民間名師名家,虛心討教學習,認真總結,取其長處。並獲得過重慶市“十佳大學生創業精英”稱號。2006年11月,年僅16歲的石毛果夫向三位患者借了8000元,開起了推拿館,同年考取了“按摩師”,2009年考取了“針灸師”。 2008年,師從重慶針灸學會原副會長朱丹深入學習針灸及耳穴診斷。至今,石毛果夫從事中醫骨科、針灸、推拿已經超過10年,在骨傷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以手法取效而聞名,持有“七分手法,三分藥”的說法。
正在進行醫學研究的石毛果夫醫生正在進行醫學研究的石毛果夫醫生
在臨床工作實踐中,石毛果夫漸漸發現,大多按摩者的手法都很重,這樣容易使原本已經受損的椎部再受傷,他決定自創一種既輕又有效的按摩手法。2008年5月,石毛果夫受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六脈神劍”的啟發,在手法治療上憑著自身臨床經驗,並採集百家所長與現代疾病相結合,獨立創造出一套“一指撥經行氣法”。用大拇指在人體的各骨節縫、經絡間游移,並不斷彈撥其經脈,可舒筋活絡。本法具有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使其各個臟腑氣血充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消除亞健康的目的;在骨折、傷筋、脫臼、移位的治療上,手法獨特,療效顯著;另外在忍針、刮痧、火罐的治療和配穴上有獨到之處。
正在做公益演講的石毛果夫館長正在做公益演講的石毛果夫館長
後來,石毛果夫對祖傳秘方作了進一步的臨床實踐與研究,同時旁及中醫各家學說,博採眾長,並靈活運用於臨床,自製了“骨關節膠囊”、“化瘀止痛膏”、“椎間盤突出湯”等藥物,用以治療各類骨關節疾病、傷痛,無菌炎症等,療效顯著。
擅長:骨折、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頸肩腰腿疼、胃腸道疾病、跌打損傷、燙傷和亞健康的調理。
除了在義合公中醫館坐診,石毛果夫館長還經常進入社區,為居民免費講解中醫及養生的知識,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成就及榮譽

獨立創造出“一指撥經行氣法”
中國醫療保健專業委員會治未病首席專家
中國中醫特技人
中華十大最具創新力中醫科技青年工作者
中國首屆醫學界優秀專家
全國特色醫療建設專家
中華傳統醫學耕耘人物
2009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獎

義合公簡介

重慶市義合公中醫館前身是“義合公藥號”,始創於中華民國13年(公元1924年),至今已傳到第六代傳人。本著“正規經營發展,科學理(治)療保健”的經營方針,於2008年12月正式成立義合公中醫推拿館,她涵蓋了中華醫學和穴位推拿技術,傳承古代各醫各家對各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還收集大量民間秘方,將祖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療保健有機的結合。義合公開設有中醫穴位推拿、火罐、刮痧、足療等理療項目。包括各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療效顯著。
創業以來,全體員工創新進取,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匯集古今醫家手法,汲取傳統推拿醫技之精髓,融合現代醫學成果,將傳統中醫藥與現代人體差異相結合,因人而異,針對性的治療骨關節疾病。特別對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骨折等關節傷痛有顯著的治癒效果。講究自然療法與物理療法相併重,從標本兼治上來治療骨關節疾病。並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及患者的稱讚和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