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王村

石槽王村

石槽王村是與鄭州市區毗鄰的新鄭市孟莊鎮的一個行政自然村。村名以王姓命名,為何“王”前加“石槽”呢?這是因為村中間有一個巨型石槽,放在一口枯井邊,前些年井中有水時,村民多在石槽中洗衣物。該石槽的存在是古老村莊的一件文物和村名的見證。

基本信息

簡介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孟莊鎮石槽王村

石槽王村受新鄭市孟莊鎮管轄,物產豐富,山清水秀,環境宜人

村內企業:絲廠、調味品廠、鑄鐵廠、家具廠、酒廠、水廠、棗廠

主要農產品:大棗、小麥、花生、玉米、高粱、洋蔥、大蔥、紅薯

村內資源:石膏、高嶺岩、金

村里單位:石槽王村黨支部、石槽王村信用社

村名由來

石槽王村的石槽為青石材質,長1.8米,寬厚各60厘米,中間有凹槽,比一般餵牲口的木槽大得多,能同時供三頭牛吃草。關於這個石槽,在附近村中有多種傳說,有些還帶有傳奇般的迷信色彩。村民們把它作為保護神,放在原處一代又一代從沒有動過它。過去在祭祀井神時,它同樣受到村民們的供奉,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關於石槽確切的說法,據傳早在明朝年間遷民時,王姓一家三兄弟一同由山西來到河南,按當時官府的統一安排,弟兄們需要分開。於是他們決定,鑿三個石槽各帶一個作為以後的證物,並以石槽冠以姓氏為村名,視為同一血脈同一祖根。從而,在新鄭、中牟和尉氏三地的交界處,都有一個石槽王村。中牟的王姓由於最早蓋起了樓房,習慣上將該村叫成“樓王”。但三村的石槽作為三地王姓的傳家寶都保留。

地理環境

石槽王村位於新鄭市東北部孟莊鎮西南方向,東臨口張村,南依麻線張村,北靠酒孫村,與栗園史村隔路相望。

石槽王村土地以沙地為主,農作物為乾旱作物。村里留有大面積棗林,棗樹最大有四百年左右歷史。石槽王村也是新鄭市僅留的,大棗保護基地之一(其他均為孟莊鎮行政村)。

歷史考究

石槽王村歷史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村子東南方向祖墳上有一墓碑說法為主。該碑立於祖墳,乾隆五年而設。

該村於洪武年間從山西大槐樹下遷徙至此,之後生息繁衍。

石槽王村祖墳墓碑 石槽王村祖墳墓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