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鎮

石林鎮

石林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8千米,全鎮轄小箐、和摩站、站屯、樂爾村4個村民委員會,13個村民小組。轄區內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和乃古石林風景區。石林鎮地處滇中地區,屬丘陵半山區,地勢起伏多變,東和南與路美邑鄉接壤,西和北與北大村相接。石林鎮位於東經103°17′10″~103°19′15″,北緯24°49′28″~24°52′24″之間。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石林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8千米,全鎮轄小箐、和摩站、站屯、樂爾村4個村民委員會,13個村民小組。轄區內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和乃古石林風景區。石林鎮地處滇中地區,屬丘陵半山區,地勢起伏多變,東和南與路美邑鄉接壤,西和北與北大村相接。石林鎮位於東經103°17′10″~103°19′15″,北緯24°49′28″~24°52′24″之間。

自然狀況

全鎮國土面積58.6平方千米。耕地7419畝,出產水稻烤菸玉米等農作物。有林地面積達13482畝,占林業用地面積17254.5畝的78.1%,森林覆蓋率18.2%。年平均氣溫17.1℃,極端最高氣溫32.1℃,極端最低氣溫0.3℃,年平均降雨量923.7毫米。海拔高度1751米。

人口與計畫生育

石林鎮石林鎮
轄區內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拉祜族等民族。2005年年末總人口達12471人,總戶數3949戶,其中農業人口9603人,占總人口數的77%,非農業人口2868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計畫生育工作,緊緊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目標,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堅持實施“三為主”,繼續開展“三結合”,努力完成了資金的收貸問題,並按時將本息30900元返回計生局。全年人口出生147人,死亡6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持證生育率為98.63%。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加大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的“獎、優、免、補”政策的落實,全年全鎮共有140戶農業人口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領取光榮證達到44%。

經濟綜述

2005年,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4176萬元,工業總產值2526萬元,營業收入35318萬元,實交稅金4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4元,同比增6%;地方財政收入456.2萬元。

農業生產

2005年共完成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35件,工程總投資49.73萬元,上級補助33.5萬元,民眾自籌16.23萬元。其中:站屯水灌溉工程1件,工程投資26萬元;高石哨水澆地改造工程

石林鎮石林鎮
1件,工程投資3.3萬元;清淤清障工程30件,石板哨引水溝開挖投資4萬元;煙水工程投資14萬元,全鎮電排站維修及其他水利投入總計2.43萬元。累計投工11.17萬工日;累計完成土石方9.72萬立方米,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生產基礎設施。2005年全鎮計畫蓄水102萬立方,實際完成蓄水117萬立方。
2005年糧食生產以“穩定種植面積,改善品種,增加總產,提高效益”為目標,推廣各項科技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糧食生產任務。全年糧食總產5255噸,同比增4%,實現了糧食的穩定增產。同時,投入人力和物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引導和指導農民種植產銷對路、經濟效益好的作物,共推廣種植脫毒加工型馬鈴薯200畝,鮮食玉米300畝,丹波赫大豆200畝,有效實現了農民增收。
石林鎮的烤菸生產工作堅持“品種種純、數量種夠、質量種好、效益提高”的十六字方針,以生產科技煙為目標,認真落實科技措施和生產、收購責任制,堅持科技興煙,擇優布局,強化管理,合理收購。2005年共種植烤菸3000畝,收購總量42萬千克,同比增2萬千克,收購總值443.1萬元,均價達10.55元。
畜牧業,不斷加強動物免疫防治工作力度,有效杜絕各種動物疫病在全鎮的發生和蔓延。2005年,全鎮大牲畜存欄3610頭,出欄751頭,鮮奶產量489噸;生豬存欄9200頭,出欄12100頭;山羊存欄7760隻,出欄2659隻;家禽存欄13000隻,出欄22500隻,禽蛋產量17噸。
2005年完成珠江防護林工程730畝,義務植樹7萬株,森林病蟲害防治1000畝,查處林政案件5起,進行松毛蟲的預測預報及石漠化監測調查,做到了依法治林,科學興林,嚴格保護管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保護了生態的平衡。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和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展工作,使農村經濟年年有發展,農民收入年年有增加,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年年有進步,積極引種“名、特、優、稀”果樹品種,以綠色、環保為目標,抓好以水果、蔬菜為龍頭的綠色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保障石林片區食品安全。2005年全鎮水果總產量503.7噸,產值109.05萬元;花卉綠化種植面積495畝,產值498.5萬元,建設5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蔬菜種植面積2730畝,產量3365.4噸,產值335.085萬元。推廣種植洋薊321畝,實現了農民增收。

財政狀況

財政稅收部門加大力度,大力培植新稅源,認真落實增收節支的各項措施。2005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456.2萬元,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34.1萬元,完成了年初預算數。

鄉鎮企業

石林鎮石林鎮
依託旅遊,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現有企業的管理、指導力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企業走內涵提高和外延發展相結合的路子,增強企業實力,提高企業應對市場的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確保了企業提質增效。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按照加快發展,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努力壯大旅遊服務產業,鞏固提高建材業,深度開發農特產品,大力發展綠色企業的工作思路,努力增加非公經濟企業數量,不斷提高檔次質量。2005年,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4176萬元,營業收入35318萬元,工業總產值2526萬元,實繳稅金491萬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新上項目500萬元以上5個,實際投資5個,總投資6520萬元,其項目名稱:萬家歡擴建,投資1200萬元;天生橋製藥廠計畫投資3000萬元,現已投資66萬元;愛德組培計畫投資510萬元,已投資400萬元;長橋加油城計畫投資1000萬元,投入280萬元;彝洪園酒店計畫投資1100萬元,已完成投資920萬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3496萬元。

勞動保障

按照“逐步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的目標,我們始終堅持“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十六字方針,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認真分析和挖掘全鎮勞動力資源,擴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以實現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勞務輸出工作常抓不懈。加強對勞務輸出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利用宣傳等手段,開展勞務輸出工作。石林鎮是一個人多地少的鄉鎮,如何推動和促進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是擺在鎮政府面前的問題。因而,把勞務輸出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加強對勞務輸出工作的領導力度。利用廣播、掛橫幅、板報等多種宣傳手段,採取召開會議、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民眾宣傳勞務輸出工作的意義。1至11月共發放各種就業、再就業政策信息及各種招工信息資料420多份,轉移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462人。其中輸出省外66人、省內市外164人、市內縣外63人、縣內轉移232人。處理勞動關係,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督促簽訂勞動契約160人,勞動契約320份。

安全生產工作

石林鎮石林鎮
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上級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檔案精神,根據縣鄉鎮企業局和安監局2005年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目標:“盯死兩個重點,抓住三個關鍵,強化五項措施,打好兩個基礎,抓好六項工作”。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複雜性很強的工作,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任重而道遠。年初制定了《石林鎮2005年安全生產工作實施計畫》,同時成立了石林鎮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規章制度》,明確了領導小組及成員的職責,並與四個村民委員會、26戶企業簽訂了《2005年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2005年共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12次,組織安全活動和會議12次,安全檢查中共發現安全隱患80條,已整改80條,整改率100%,安全生產死亡率保持為零。

村鎮規劃

石林鎮石林鎮
按照“突出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充分發揮資源、文化、區位三大優勢,圍繞全縣建設“旅遊強縣、生態強縣”兩大目標,認真做好“九—石—阿”旅遊公路沿線、石林中路沿線、昆石高速公路沿線及西石公路沿線石林鎮段經濟帶和石林岔口城鎮經濟中心區建設及30米大街的規劃工作。以解決“三農”問題服務為目標,制度創新為動力,堅持城鄉統籌、可持續發展,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加快鄉鎮和重點村的建設與發展,著力改善鄉鎮與村莊人居環境,全面提高鄉鎮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加強農村建房規劃管理,營造宜人居住環境。按照“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原則和《農民新村建設導則》(試行)的要求,積極對農村建房進行規劃,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規劃好農村小宗土地拍賣和協定轉讓工作。全年規劃完成農村建房25戶。鼓勵農戶拆舊翻新,節約了部分土地,達到了保護與利用的合理規劃。農村生態衛生旱廁科技示範工程,對保護全鎮飲用水源水質、控制農村水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具有重要意義。按照縣級要求,2005年在石林鎮站屯、和摩站、高石哨和石板哨四個村推廣建設家庭生態衛生旱廁300戶,公共生態衛生旱廁3座。11月,已完成戶廁255個,公廁1座,並通過村和鎮兩級驗收。

緊緊圍繞農村工作,深化以拖拉機登記工作和拖拉機駕駛證業務工作規範為目的的靜態管理,遏制各種農機違章現象為目標的動態管理,加大以適應本地新機具為對象的農機推廣力度規範各項業務工作,加大農機監理力度。以農業機械為基礎,積極組織農機手投入生產活動。圍繞全鎮的農村經濟工作,共有180餘名農機手投入生產,投入機械動力675萬瓦特,拖拉機191台,配套農具108具,聯合收割機1台,開溝機1台,共完成機耕面積10900畝,機耙面積7750畝,理墒面積430畝,機械脫粒量2600噸,聯合收割面積600畝,實現農機總收入103萬元。結合交通安全“五進”宣傳活動,分別在機關、農村、企業、學校組織觀看“關愛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傳碟片,共播放宣傳片50場次,發放宣傳日曆357份。

科教文衛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各項建設取得明顯成績,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全面推進科技興鎮戰略,增加對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培訓、科技實驗示範和科技普及工作穩步發展,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斷加大。鞏固“兩基”成果,素質教育不斷推行,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中學入學率100%,鞏固率控制在99.6 %,國小入學率達100 %,鞏固率達99.5%。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防控“非典”等傳染病和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以滿足人民民眾文化娛樂需求為目標,積極開展豐富多彩、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抓好文化市場特別是網咖的管理,確保文化市場的安全;健康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堅持“三不變”,鞏固“三為主”,推廣“三結合”,推行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完善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開展計畫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培訓活動,在農村積極推行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長。

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支持配合九石阿旅遊專線、西—石公路石林段、石林中路改擴建和石林旅遊綜合服務區建設,使各項目建設順利開展。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提高旅遊接待能力,營造良好的旅遊投資環境。2005年共投入經費49.73萬元,完成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35件,進一步夯實了農田水利基礎。

為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進一步健全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幫助農民抵禦個人和家庭難以承擔的大病風險,基本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確保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順利啟動,制定了石林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並與各村簽訂了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考核責任書,全鎮參合人數9270人,參合率達97%。

精神文明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民眾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繼續抓好“十星級文明戶”和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共申報市級文明單位2個,縣級文明單位4個;充分發揮黨、團員和婦女幹部帶頭作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民主法制

認真實施“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鎮規劃,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健全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鞏固村級民主政治建設,健全村組機構,成功補選出三家村村小組、小箐村小組組長,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做好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堅持政務、村務公開,努力管好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財產安全。以創建“平安石林鎮”為目標,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全面推進禁毒“五進”宣傳教育工作,鞏固“無毒鎮”成果。以解決好遺留問題、排查隱患、調處矛盾糾紛為重點,做好民眾思想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民政優撫工作

石林鎮石林鎮
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難”為宗旨,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和“滿意服務在民政”活動的開展,履行好民政職責,以“貧有所濟,災有所求,老有所養,困有所幫”為工作重點,2005年共發放救災救濟糧1700千克,解決34戶119人的缺糧問題;困難戶臨時發放救濟款50戶150人,發放救濟金2400元。認真開展好全鎮的雙擁工作,及時發放定補。在鄉老復員軍人25人,共發放定補43660元;退伍軍人2人,發放定補2040元;在職傷殘人員5人,共發放定補18760元;60年代精退人員4人,共發放定補1860元;原大隊幹部7人,共發放定補6912元;烈屬定期補助8124元;農村特困戶定期補助960元,五保戶補助2400元。老齡工作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心”的工作方針,全面貫徹落實“一法兩條”例為重點,依法維護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依法按照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記辦法辦理,2005年共辦理結婚登記82對,經調解無效,離婚登記10對。

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認真貫徹國家、省、市、縣關於農業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科技成果在農業上的轉化運用,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實現了農業的穩步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繁榮。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428.72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02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4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