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河

石井河

石井河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白雲區內的一條河涌。石井河北起石馬涌,流經新市街道均和、石井街道夏茅,匯入鶴邊涌經石井、潭村至鵝掌坦,匯合新市涌後稱增埗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幹流長19.35公里,流域內主要支涌有24條,集水面積38平方公里。上游寬1至2米,中游寬30至50米,下游寬80至100米。

石井河簡介

石井河,珠江支流,發源於廣州市白雲區龍歸鎮蘇元莊(一說發源於白海面清湖攔河閘),流至增埗橋,最終流入珠江西航道的增步河。全長19.44公里(一說27.6公里),貫穿了白雲區的西部地域。十多年前石井河很清澈,由於工業污水和生活廢水的排放,石井河變成了“黑龍”。自從2008年整治以來,石井河通過引水、截污等綜合治理,水質有所好轉。

清澈的石井河清澈的石井河

從前的石井河

石井河集水面積38平方公里,上游寬1到2米,中游寬30到50米,下游寬80到100米。據當地居民反映,幾十年前,這裡清澈見底,魚蝦豐富,許多居民以漁業為生。至今尚存的捕魚設施仍可反映當時的繁華景象。

污染

狀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石井河岸變得更加熱鬧。河流兩旁建起了不少工廠和生活小區,源源不斷的污水污染了石井河的清白。近二十多年來,石井河流域內經濟發展模式已從傳統的漁業、農業轉變為工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類產業,污染日益嚴重。
在每年排放入石井河的各類污染物中,化學需氧量(CODcr)的排放量為7632.1-9976.3噸,生化需氧量(BOD5)排放量為11380.5-15368.3噸。排入石井河的污染物已經遠遠超過其自身的環境容量,主要水質指標中的石油類、溶解氧、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總磷、大腸桿菌等濃度均已超標。石井河的污染特點是以溶解氧貧缺為特徵的有機污染。
根據《廣州市水環境功能區區域》和《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和新飲用水源控制區區域》的規定,自科甲水向西往蘿崗村、平沙轉向南至夏茅、小坪沿京廣線至廣州火車站的西部地域水源屬於二級保護區,執行地面II類水質標準。然而,10年間,化學需氧量上升21.76倍,氨氮含量增加13.14倍,石油類增加3.53倍,污染相當嚴重,已經超過IV類地面水標準。溶解氧接近零,更超出V類地面水標準。

污染嚴重的石井河污染嚴重的石井河
污染源

據調查,石井河的污染主要來源於這三方面:
(1)居民所排放的生活污水。按目前廣州市人均排放污水0.54立方米每日的標準計算,那么污水排放量約6949萬噸/年。可見生活污水是最大的污染源,也是治理石井河流域污染的首要對象。
(2)第三產業所排放的污水。按廣州市環境監理所統計,目前排入石井河的第三產業企業共32家。排放量112萬噸/年。但據白雲區環保局統計,約有60家,排放量約200萬噸/年。
(3)工業污染源。排入石井河的工業廢水主要來自石井、新市、龍歸一帶的建材、化工、製鞋等30家企業。污水排放量1037.5萬噸/年。綜上所述,石井河流域年排放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量總計共8100萬噸/年左右。

原因

造成石井河污染嚴重的原因歸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量大,遠遠超過了水體的承受能力,尤其以生活污水為甚。
目前,廣州人均生活用水量為0.54立方米/人.天,如此大量的污水難以處理,其治理率不足一成,幾乎為直接排放。這是石井河變黑髮臭,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石井河受工業廢水污染相對較輕,工業廢水的治理率達90%,達標率達70%,但工業有機污染治理成效被城市生活污水持續增長、處理滯後所遮掩,有機污染指標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上。
2.石井河上游徑流被截,河道得不到新水的補給,使河道嚴重淤積,污水停留時間過長,削弱了水體的自淨能力。
由於石井河污染日益嚴重,為了防止枯水期河水反灌入流溪河河道造成更大的污染,當地村民築起一道固定的閘門,切斷石井河與流溪河的聯繫,河水因此變成一潭死水,石井河也變成了排污溝。由於沒有了活水的補充,從而對河涌自淨能力的自然恢復造成極不利的影響。據檢測,石井河河道底泥中重金屬鉻含量為590mg/kg,對照標準值4.18mg/kg高出甚多,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3.城市污水設施的建設遠遠落後於城市污水的迅猛增長。

被污染的石井河被污染的石井河
石井河流域的大部分村鎮地區均未鋪設排污管道,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其量約占總排入污水的75.89%,河涌基本上變成了城市污水的納污通道。許多飲食服務的污水也僅做簡單的初級處理後,為河涌所接納。某些工廠在交納了城市污水集資費後便將生產廢水直接排入水體,而不設污水處理系統,這也增加了河道的污染。廣州目前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僅為大坦砂污水處理廠一家,其日處理量僅為15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7.8%,城市污水廠的建設嚴重滯後。
4.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
某些污染嚴重的工廠設在河流的上游,影響飲用水水質。某些企業環境意識薄弱,偷偷將污水排入河流.。石井河是水源二級保護區,連通流溪河、衛生河,下游的出口是西航道,這些河流是廣州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水廠取水的所在地。石井河的污染如此嚴重已危及廣州市的飲用水源。所以石井河的治理刻不容緩。

治理

石井河的污染,已嚴重影響了廣州水源的質量,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廣州舉全市之力治理實踐河。兩年前,廣州市治水辦交出一份不同尋常的“答卷”。,困擾廣州多年的石井“黑龍”終於被降伏。曾經黑如墨汁、臭氣熏天的石井河水體發生明顯好轉。這主要得益於石井河流域污水截進了新建的污水處理廠,而白雲湖多個月來的補水也為石井河帶來清流。
石井河整治採取了堤岸建設、流域系統修建、白雲湖補水以及截污工程的四項措施。目前石井河的排污口已經有89%實現截污。

治理石井河治理石井河
最大人工湖引來汩汩清流

石井河的變清,白雲湖補水功不可沒。據介紹,白雲湖是廣州目前最大的人工湖,湖區規劃面積2.07平方公里,水面1.05平方公里。通過珠江西航道引水、白雲湖湖區蓄水,對石井河等北部片區污染嚴重的河湧進行補水。
據白雲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前年(2010年)6月16日開始補水,白雲湖已經累計抽取3300萬噸的活水補進石井河,相當於每天補水34萬噸。汩汩清流為截污後的石井河帶來豐沛水源,石井河從而實現了“大換血”。
白雲湖白雲湖
南海廢棄島吞百萬噸淤泥

石井河的淤泥處理也是一大難題。記者昨日獲悉,這次治理共清淤河道85公里,挖泥123萬立方米。
據悉,這些淤泥的處理方式也採取了分類處理。主幹河涌的淤泥,主要通過船隻運送到佛山南海區一個廢棄小島集中堆放。而對於交通不便行船的支流,採取的辦法是將淤泥挖出後晾乾通過陸路運輸。
石井污水處理廠於2009年3月1日正式動工建設,配套建設205公里外管網,建成通水,形成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
治理後的石井河治理後的石井河
石井污水廠服務55萬人
據介紹,這一位於白雲區石井鎮舊廣花路以西,石馬村和大朗村交界處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範圍包括黃石路以北石井、新市兩鎮以及流溪河以北、江高涌以西的江高、神山兩鎮的生活污水,收集總面積約159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55萬人。目前,石井污水處理廠已經完工的一期工程日處理能力為15萬噸/天,今後二期還將按15萬噸/天的能力預留。

2011年石井河龍舟賽

6月19日下午,2011年廣州市白雲區龍舟賽在石井橋至潭村橋石井河段舉辦。至此,石井河中斷了25年的大型龍舟競渡重返人們的視線,石井河上賽龍舟的壯觀場面不再是封存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歷史記憶。石井河的返清、龍舟競渡的歸來實屬不易,它顯示了廣州市、白雲區近年來大力治水的成果與人居環境日益改善的新局面。

石井河龍舟賽石井河龍舟賽
此次龍舟競賽表演活動包括國際標準龍比賽、傳統龍比賽、彩龍表演三個項目。國際標準龍比賽為男子國際標準龍舟260米直道競速,參賽龍舟為6條,每條22人;傳統龍比賽為男子傳統龍舟260米直道競速,參賽龍舟為6條,每條48—68人;彩龍表演參演龍舟有3條。石井街人和鎮、江高鎮、金沙街、均禾街、松洲街6條街鎮各選派1條國際標準龍舟、1條傳統龍舟參加比賽。石井街、人和鎮、金沙街各有1條彩龍參加表演。本次比賽的場地設在石井橋至潭村橋石井河段,比賽航道設3條,每條航道寬10米,航道內平均水深3-4米左右。
活動現場,河面上群龍競渡,龍舟上的劃手穿著整齊統一,在一聲聲鼓點有節奏敲擊下,大聲發出“嗨赫”的號子聲,劃手們用力划水,龍舟奮勇爭先,兩岸圍觀民眾奮力為自己支持的龍舟吶喊加油,河面上的擊鼓聲、吶喊聲讓石井河成為歡樂的海洋。當天龍舟競渡定於下午2點30分在石井橋至潭村橋石井河段舉行,不過河兩岸早早就聚滿了前來觀看的民眾。在河岸兩邊,甚至臨水人家的陽台上,都站滿了成群的觀眾。有全家人集體出動的,有邀上三五好友前來的,還有搬著自家板凳過來的,不少看客還自帶瞭望遠鏡。當龍船從眼前經過時,人群中就會爆發出陣陣熱烈的喝彩聲。
石井河龍舟賽石井河龍舟賽
石井河龍舟賽的舉辦,標誌著石井河治理的成功。治理後的石井河恢復了往日的清澈,這是令每個廣州市民都無比自豪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