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黃子

注音

shízhōnɡhuánɡzǐ

注釋

藥名。石中的黃液,道家傳說吃了可以長生。

出處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二·石中黃子》﹝集解﹞引
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黃子所在有之,沁水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潤溼不燥,打其石有數十重,見之,赤黃溶溶,如雞子之在殼中也,即當未堅時飲之,不爾,便漸堅凝如石,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數合,可頓服之。”亦省作“石中黃”。
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泰山有太乙餘糧,視之石也……又有石中黃,即餘糧之未凝者,水溶若生雞子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