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羽蛾眉蕨

短羽蛾眉蕨,蹄蓋蕨科,蛾眉蕨屬,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連同葉柄基部被有褐色、膜質、披針形鱗片,鱗片長約4毫米;葉簇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短羽蛾眉蕨
種拉丁名:LunathyriumbrevipinnumChingetShingexZ.R.Wang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蛾眉蕨屬
屬拉丁名:Lunathyr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祿勸、巧家、大姚、永仁、賓川、洱源、鶴慶)。
命名來源:(橫斷山區維管植物)[ActaPhytotax.Sin.32(1):85.f.2:5-6.1994]
中國植物志:3(2):315

形態特徵

能育葉長30厘米左右;葉柄長5-7厘米,罕有較長,直徑約1.4毫米,禾稈色,幾無毛;葉片披針形,長20-25厘米,中部寬約6厘米,漸尖頭,基部略變狹,一回羽狀,羽片深羽裂;羽片約15對,平展,無柄,上部的互生,下部的近對生,相距約2厘米,下部2對稍縮短,基部一對長約1.5厘米,不呈耳形,中部羽片披針形,長約3厘米,基部較寬,1-1.3厘米,尖頭或短漸尖頭,羽裂達羽軸兩側的闊翅;裂片6-8對,接近,三角狀長圓形,鈍頭,偶為鈍尖頭,全緣,斜向上,基部一對略大,長可達5毫米,寬約2.6毫米,略有少數圓齒。葉脈下面明顯,在裂片上羽狀,側脈3-4對,在基部上側裂片可達5對,單一,斜上。葉乾後草質,褐綠色,幾無毛,僅羽軸下面略有褐色細短節狀毛。孢子囊群小,長圓狀卵形,每裂片3-6枚,斜向上;囊群蓋短新月形,質厚,邊緣稍齧蝕,灰綠色,宿存。孢子二面型,周壁表面具較密的短耳狀或乳頭狀突起。
本種形體近華中蛾眉蕨L.shennongenseChing,BoufferetShing,但形體較小,羽片較少,一般不超過12對,也較短,長一般在3厘米左右,最長不過5厘米,基部稍變闊,羽片上的裂片也較少,只有5-7對,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截形,故易區別。

產地分布

分布於雲南(祿勸、巧家、大姚、永仁、賓川、洱源、鶴慶)。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姚)。

生長習性

生灌叢中,海拔2200-3000米。

植物之蹄蓋蕨科(五)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峨眉蕨屬物種

蛾眉蕨屬,葉片常為一回羽狀,羽片深羽裂,羽片基部兩側對稱,葉軸和羽軸上面的淺溝在相交處不能互通,葉軸、羽軸及葉脈常多少具有節透明的粗軟毛,囊群蓋呈新月形,很少為馬蹄形或彎鉤形,通常質地堅厚、拱起如蚌殼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