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

短吻海豚別名:鐮鰭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與額部界線清楚。背鰭高大醒目,呈鐮狀後曲,基部幅廣。體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頭前部和上頜黑色,下頜僅吻端黑色,其餘白色。沿背路基下側至尾基的體側為從白色帶,口角至鰭櫛前基。並越過路肢後基全肛門間有一黑帶,鰭肢同樣前緣部黑色,後緣部灰色。尾鰭上下方皆為黑色或黑灰色。體色變異較大。

基本信息

簡介

短吻海豚短吻海豚

體長2.1~2.5米。頭圓鈍,由噴氣孔往前的部分成圓形膨大。無喙,口頗大,周圍有唇狀隆起。吻長為其寬的1.1倍。齒式15~17/12~14,上頜齒略多,但較下頜齒小,直徑約6毫米。眼發達,位於口角後上方。噴氣孔頗偏於體中線左側。側面觀頸部較明顯。背部暗灰藍色或近黑色,向腹面漸淡,各鰭都與背部同色。背鰭小。位於體中間略後;鰭肢大,三角形,末端尖,其長可達體長的1/7。肛門位於體後1/3,尾部較小,尾鰭很寬,寬達體長的2/7。主食魚類.也吃甲殼類。喜2~3頭齊游。主要分布於從孟加拉灣澳大利亞以北及整個印度支那沿岸,僅棲於熱帶的溫暖海域,可進入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河。

形態

吻突很短,但與額部界線清楚。背鰭高大醒目,呈鐮狀後曲,基部幅廣。體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頭前部和上頜黑色,下頜僅吻端黑色,其餘白色。體側眼後達腹側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鰭基下側至尾基的體側為灰白色帶,口角至鰭肢前基,並越過鰭肢後基至肛門間有一黑帶。背鰭前部1/3為黑色,後半部全為灰白色。鰭肢同樣前緣部黑色,後緣部灰色。尾鰭上下方皆為黑色或黑灰色。體色變異較大。上下頜每側有齒23~36枚。

生境與習性

多成數十頭至數百頭的大群,攝食時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動時又匯集成大群。性活潑,游泳速度快,常躍出水面。性成熟體長1.8米左右,妊娠期10~12個月,生殖期春季到秋季,每產1胎,初生仔豚體長約1米。食餌主要為小型集群性魚類和烏賊

分布

短吻海豚短吻海豚

喜棲於北太平洋溫暖的近岸水域。我國主要分布在東海、南海。國外分布從阿留申群島的安奇卡島到阿拉斯加南部的加佛延伸至北美沿岸至加利福利亞的尖端,亞洲從千島群島至日本

瀕危因素

作為食物而捕獵:該種在日本的沿海漁業中作為食物而被捕獵,以其難以捕捉的特性以及日本海域豐富的資源(估計30000~50000頭)在日本海總的資源量來說捕捉的數量還未算是嚴重的威脅。因為貿易而捕獵:一些捕到的活體被貿易展示在水族缸中。

意外死亡:部分意外卡死在漁業流刺網中,數量無法估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