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橋

知音橋

知音橋,主跨為135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型剛構,鋼懸臂長51.5米,位於河漕的兩T型剛構墩柱為對稱式鋼筋混凝土空心橋墩,引橋部分的橋墩和兩個橋台為鑽孔灌注樁基礎。橋面底層為16厘米厚的瀝青混凝土,面鋪2厘米瀝青砂。兩側人行道高於車行道40厘米。工程決算2 500.5萬元,於1978年4月25日建成。。

基本信息

簡介

該橋主跨為135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型剛構,鋼懸臂長51.5米,位於河漕的兩T型剛構墩柱為對稱式鋼筋混凝土空心橋墩,引橋部分的橋墩和兩個橋台為鑽孔灌注樁基礎。漢口岸0號橋台為兩個雙井式空心薄壁結構;漢陽岸11號橋台,除有一般橋台承受最後一孔梁的荷載、承受台後填土壓力和作為橋與路堤銜接的作用外,還作為漢水大堤上的通道和漢水大堤在橋址處局部的防水堤。橋面底層為16厘米厚的瀝青混凝土,面鋪2厘米瀝青砂。兩側人行道高於車行道40厘米。

該橋混凝土總量為35 460立方米,實用鋼材3 083噸,工程決算2 500.5萬元,每平方米造價1 699元。1987年由市橋樑維修處將該橋原組合式氯丁橡膠伸縮縫改建為鋼梳齒式“三防”伸縮縫。

大橋名片

橋樑名稱:江漢二橋 橋樑位置:漢口宗關至漢陽郭茨口 始建年代:1974年1月18日 建成年代:1978年4月25日 橋樑長度:566.2米 橋樑寬度:26米 橋樑跨度:主跨135米 跨越河流:漢江 橋樑類型:預應力鋼筋砼T型鋼構 機動車道:四車道 建設單位:武漢市二橋建設指揮部 設計單位:鐵道部大橋局勘測設計院 施工單位:鐵道部大橋局三橋處 管理單位:武漢市橋樑維修管理處

大橋建設歷史

1973年2月,大橋工程局提出《江漢二橋方案研究報告》,7月國家計委批准計畫任務書,8月完成初步設計檔案,9月報送國家建委審批。11月3日,國家建委批准初步設計。據此進行技術勘測和編制施工設計檔案,成立江漢二橋建設工程指揮部。1974年初,由大橋工程局三橋處開始興建。兩岸引道和過街涵洞由市建設局市政一公司、市政三公司施工,1978年4月建成。

改造

江漢二橋改造,橋面寬度不變,將完成三大“變臉”———橋面重新鋪裝,原來的4車道加機車腳踏車混合車道,改造成雙向6車道,擴大行車流量;提高行車舒適度,更換橋面年久失修的28條伸縮縫,剷除現有路面,換上更加抗壓抗裂的“鋼纖維混凝土十瀝青”路面,消除現有橋面因不平出現的“跳”車現象;建成景觀橋,橋兩側現有厚重的混凝土人行道,改造成輕巧的鋼結構人行道,寬2.5米,整個橋身外表全新塗裝。同時,修復江漢二橋出現的梁體裂縫等橋樑病害。
大橋局項目部介紹,橋樑半封閉長度736米。封閉後,橋面由現在的雙向4車道變為雙向2車道,每日7時-21時,小車過橋分單雙號通行。貨車、中型以上客車、機車、非機動車禁行。10月30日,調邊施工下游半幅橋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