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著作

知識管理著作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框架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要素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定位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張建華 著)

圖書信息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
作 者: 張建華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開 本: 16開
頁 數: 391頁 
ISBN: 9787030278845
定 價: ¥58.00

內容簡介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將知識管理(KM)理念與方法融入電子政務研究領域,從“社會一技術”雙視角分析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統架構,全面而深入地討論了電子政務“生態”環境的培育以及政務知識的獲取與表示、存儲、集成與整合、傳播與共享、創新、進化、套用輔助等相關子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同時闡釋了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的系統自組織與績效測度機制。《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結構完備合理,內容翔實豐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管理與套用相呼應,問題分析視野寬闊、啟迪性強。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適合高校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管理系統工程、信息系統與管理、計算機套用、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師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閱讀,也可供從事電子政務系統規劃、分析與設計工作的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電子政務內涵分析
1.1.1 電子政務的概念
1.1.2 電子政務的本質與核心
1.1.3 相關概念辨析
1.2 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
1.2.1 全球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
1.2.2 中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簡況
1.3 實施電子政務的意義
1.4 國外實施電子政務的成功案例
1.4.1 美國的電子政務
1.4.2 新加坡的電子政務
1.4.3 國外電子政務成功經驗總結
1.5 國內實施電子政務的典型案例
1.6 國內電子政務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
1.6.1 國內電子政務實施中的問題歸納
1.6.2 因應反應——電子政務知識管理
本章小結
本章 思考題
第二章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框架
2.1 知識管理概要
2.1.1 知識管理的誕生背景
2.1.2 知識管理髮展歷程與基本觀點
2.2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要素
2.2.1 電子政務知識資源
2.2.2 電子政務實施主體
2.2.3 電子政務實施客群
2.2.4 電子政務知識鏈
2.2.5 電子政務技術子系統
2.2.6 電子政務生態環境
2.3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定位與建模方法論
2.3.1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定位
2.3.2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建模方法論
2.4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框架結構
2.4.1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2.4.2 對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系統框架的若干說明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三章 電子政務生態環境
3.1 電子政務生態環境內涵
3.2 政府組織內部環境
3.2.1 行政理念
3.2.2 行政文化
3.2.3 行政規劃
3.2.4 行政規程
3.2.5 行政領導
3.2.6 組織結構
3.2.7 人力資源
3.2.8 激勵機制
3.3 政府組織外部環境
3.3.1 文化環境
3.3.2 法律環境
3.3.3 經濟環境
3.3.4 科技環境
3.3.5 市場環境
3.3.6 信息資源環境
3.3.7 國際綜合環境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四章 政務知識獲取與組織
4.1 政務知識辨識
4.1.1 知識辨識的意義與內涵
4.1.2 知識辨識指導方法
4.1.3 知識辨識原則
4.1.4 知識可得度測度模型
4.2 政務知識獲取
4.2.1 政務知識源
4.2.2 政務知識獲取集成化策略
4.2.3 政務知識獲取智慧型化策略與技術
4.3 政務知識表示
4.3.1 顯性知識的表示
4.3.2 隱性知識的表示
4.4 政務知識求精
4.4.1 基於GA的知識求精
4.4.2 基於ANN的知識求精
4.5 政務知識存儲
4.5.1 政務知識存儲策略
4.5.2 編碼化政務知識的存儲
4.5.3 非編碼政務知識的存儲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五章 政務知識集成與整合
5.1 內涵分析
5.2 政務知識集成與整合策略
5.2.1 “面向套用層次”的政務知識集成
5.2.2 “面向對象層次”的政務知識集成
5.3 政務知識集成相關技術
5.3.1 基於知識本體的公共知識模型
5.3.2 共同通信語言
5.3.3 異構知識問轉化技術
5.4 政務管理流程最佳化與再造
5.4.1 政務管理流程概述
5.4.2 流程最佳化與再造
5.5 政務主體協同
5.5.1 政務主體協同的內涵
5.5.2 政務主體協同策略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六章 政務知識傳播與共享
6.1 知識傳播與共享概述
6.1.1 知識傳播與共享內涵
6.1.2 知識傳播與共享意義
6.1.3 知識傳播與共享障礙
6.2 政務知識安全
6.2.1 組織知識安全框架
6.2.2 政務知識安全技術與策略
6.3 政務知識傳播與共享策略分析
6.3.1 個體知識傳播與共享
6.3.2 團隊知識傳播與共享
6.3.3 組織知識傳播與共享
6.4 政務知識推送系統與政府知識門戶
6.4.1 政務知識推送系統
6.4.2 政府知識門戶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七章 政務知識創新與進化
7.1 政務知識創新
7.1.1 知識創新內涵
7.1.2 知識創新類型
7.1.3 知識創新意義
7.1.4 經典知識創新模型
7.1.5 知識鏈支撐下的SECI模型
7.1.6 政務知識創新子系統
7.2 政務知識進化
7.2.1 知識進化內涵
7.2.2 知識進化意義
7.2.3 知識活性測度
7.2.4 知識進化策略
7.2.5 政務知識進化子系統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八章 政務知識套用輔助與系統自組織
8.1 政務知識檢索
8.1.1 政務知識相似度模型
8.1.2 政務知識檢索算法
8.2 政務知識適配與修正
8.2.1 政務知識適配的策略與技術
8.2.2 政務知識修正的策略與途徑
8.3 政務知識決策
8.3.1 知識決策的內涵
8.3.2 政務知識決策系統模型
8.4 電子政務系統自組織
8.4.1 知識管理中的“乾中學”思想
8.4.2 電子政務系統自組織策略與技術
8.5 政務知識套用輔助子系統模型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第九章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
9.1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概述
9.1.1 從“政府績效”到“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
9.1.2 企業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的經驗與啟示
9.1.3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的完備架構
9.1.4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系統要素與結構
9.1.5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的意義
9.2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策略、原則與步驟
9.2.1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策略
9.2.2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原則
9.2.3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步驟
9.3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測度指標體系
9.3.1 “結果”型測度的經濟效益指標
9.3.2 “結果”型測度的社會效益指標
9.3.3 “過程”型測度的項目階段評價指標
9.3.4 “過程”型測度的知識鏈結點評價指標
9.3.5 完備意義上的績效測度指標體系
9.4 電子政務知識管理績效整合計算
9.4.1 權重配置方法
9.4.2 績效整合計算方法
本章小結
本章思考題
參考文獻

知識管理(王眾托 編著)

圖書信息
《知識管理》
作 者: 王眾托 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0-1
開 本: 16開
頁 數: 356頁 
ISBN: 9787030278845
定 價: ¥32.00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知識管理的簡明通用教材,簡要介紹了知識的作用和影響、知識管理的含義和內容,從系統的視角闡述了知識管理的組織、人員、技術、經營與文化結構體系,以及知識的需求、獲取、組織、轉化、創新與傳播的演化過程,還介紹了知識管理在企業管理變革、項目管理以及決策等方面的套用。
本書可作為管理類各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知識管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供非管理專業開設選修課以及各類培訓使用。作為一本入門性的讀物,也可供研究生與在職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創新創業人士參考閱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知識的作用與影響
第一節 知識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知識經濟的特點和影響
第三節 知識的作用
第四節 知識產業
第五節 知識經濟與虛擬經濟
第六節 知識經濟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知識與知識管理
第一節 知識的定義及其性質與特點
第二節 知識的分類
第三節 知識管理
第四節 知識管理學科的構成
第五節 研究知識管理的幾條主線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知識系統
第一節 知識的系統特徵
第二節 知識系統的形成與運行
第三節 利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研究知識系統
第四節 知識系統的體系結構
第五節 知識系統中的工作過程與項目的開發
第六節 知識系統是複雜自適應系統
第七節 知識系統是“系統的系統”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知識系統中的組織
第一節 知識系統的組織體系結構
第二節 知識管理與組織重構
第三節 虛擬組織
第四節 知識聯盟
第五節 混序組織的概念
第六節 知識型企業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知識系統中的人員
第一節 信息工作與知識工作
第二節 知識管理工作者
第三節 知識總管
第四節 知識管理職能人員
第五節 知識管理活動
第六節 知識工作者的特點
第七節 對知識工作者進行管理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知識系統的技術設施
第一節 知識系統中的技術工具
第二節 信息網路
第三節 網際網路、內聯網、外聯網
第四節 資料庫
第五節 數據倉庫
第六節 知識庫
第七節 群件
第八節 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知識系統的經營與服務體系
第一節 知識產品與知識經營
第二節 知識資源
第三節 知識資產與知識資本
第四節 組織的知識資本
第五節 知識資本的度量
第六節 知識產品的需求和供給
第七節 知識服務
第八節 智慧財產權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知識系統中的社會文化結構
第一節 社會知識資源
第二節 社會知識資產
第三節 知識系統與教育
第四節 知識系統的文化體系
第五節 知識與企業文化的相互影響
第六節 不同文化對知識系統的影響
第七節 建立知識主導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知識的獲取與存儲
第一節 知識的表述
第二節 確立知識需求與進行知識識別
第三節 知識的收集和選擇
第四節 信息與知識的搜尋
第五節 知識的保存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知識的組織與發現
第一節 知識的組織
第二節 知識網路
第三節 複雜網路與超網路
第四節 概念圖和知識地圖
第五節 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
第六節 文本的檢索和處理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知識的集成與新知識的生成
第一節 知識創新與知識的演化和生成
第二節 知識轉化與轉化模型
第三節 知識生成的平台
第四節 對隱性知識的進一步探討
第五節 知識譜系與新知識的獲得
第六節 知識創新過程
第七節 系統集成創新與知識集成
第八節 知識過程的複雜自適應系統分析
第九節 知識的吸收和使用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知識經營管理項目的開發與組織的學習
第一節 知識戰略及其與組織戰略的集成
第二節 知識項目的開發步驟
第三節 知識流程的外包
第四節 知識項目的風險研究
第五節 知識管理的評估和審計
第六節 組織學習
第七節 學習型組織
第八節 實踐社群
第九節 知識共享問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知識管理在企業管理變革中的套用
第一節 企業再造工程
第二節 企業再造工程與流程再造
第三節 流程再造的步驟和方法
第四節 知識管理與電子商務
第五節 知識管理與物流管理
第六節 知識管理與客戶關係管理
第七節 知識型製造業中的知識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知識管理的一些典型套用
第一節 個人知識管理
第二節 個人知識管理的實施
第三節 知識工作者的勞動生產率
第四節 知識工作的個人支持工具
第五節 項目管理中的知識管理問題
第六節 決策是知識的套用和創新
第七節 元決策與知識管理
第八節 決策步驟的安排及其知識管理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知識工作的信息技術支持系統
第一節 信息門戶和知識門戶
第二節 知識泵
第三節 通用的知識工作信息技術系統舉例
第四節 知識工作的信息技術系統的基本構架
第五節 信息技術系統中的人的因素問題
參考文獻

知識管理(顧基發,張玲玲 編著)

圖書信息

《知識管理》
作 者: 顧基發,張玲玲 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3-1
開 本: 16開
頁 數: 312頁 
ISBN: 9787030278845
定 價: ¥39.00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知識管理的有關內容,包括知識管理的發展情況、知識管理的主要理論、知識管理系統、知識管理工具、知識的創造、綜合集成與知識科學以及若干知識管理案例。其中,綜合集成與知識科學、知識管理工具中某些方法是目前國內外較新的研究成果。本書是作者根據近年來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研究生和MBA班的學員授課教材編寫而成,其中有些內容也是作者及其同事們近年來從事有關綜合集成方法和知識科學研究的成果。
本書適用於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知識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師生、研究人員與實踐工作者參閱。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言
1.1 知識與知識管理
1.2 為什麼要進行知識管理
1.3 知識管理簡史及研究綜述
1.4 組織知識管理的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知識管理的主要理論內容
2.1 知識管理的主要學派與理論
2.2 SECI模型及其理論
2.3 知識管理的主要環節
2.4 知識資產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知識管理系統
3.1 知識管理系統概述
3.2 基於系統觀的知識管理系統
3.3 基於技術觀的知識管理系統
3.4 知識管理系統的案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幾個知識管理的有用工具和方法
4.1 知識管理工具簡介
4.2 複雜網路
4.3 群體討論環境
4.4 知識地圖
4.5 知識庫
4.6 知識社群
4.7 知識管理工具的評價及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創造力與知識的創造
5.1 知識創新與創造學
5.2 知識創造性思維——創造力的核心
5.3 創造原理及其技法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綜合集成與知識科學
6.1 知識科學
6.2 綜合集成概述
6.3 綜合集成的國內外動態
6.4 綜合集成的主要議題
6.5 綜合集成方法——基於德爾菲法的專家意見綜合集成
6.6 綜合集成研討工具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