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障

知見障即所知障在佛學又稱無明惑、無始無明、智障等。為二種無明之一(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或三障之一。

詳解

所知障乃是一種狀態,就像屋子裡有十盞燈,若未開燈,則屋子裡是暗的,這個暗是一種狀態;假如開了一盞燈,那個暗就會因為那一盞燈的明而消失一部分,那個消失一部分暗有一部分明也是一種狀態,所知障即是類似此種狀態,不是種子。種子者,乃是功能差別,因緣具足即能現行,經薰習而變異,所知障非是因為緣而現行受熏改變,所知障乃要經親證實相以後,出世間智慧明的增廣而漸漸破除。

親證實相見道時,能夠破除所知障無始無明相應之我見,以及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相應之我見,非如二乘修學解脫道初果時,僅斷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之我見。而所謂異生性,乃是生於三惡道因緣之體性,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是生於三惡道之資糧故,否定、斷除“以意識覺知心為真實不壞我”之見解者,即能斷除疑見及戒禁取見,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皆是意識心分別所相應的。

所謂的所知障中之見道所斷異生性分別種子,指的就是經意識心的虛妄分別而得之三縛結,見道者乃是意識心故,意識心自己證知自己的虛妄性,非是真實不滅之法故,意識心即能以分別無我所獲得之智慧,來分別哪些是與我見等相應之煩惱而予以斷除,因此說所斷者為異生性分別種子。

所知障雖非種子,雖無功能,但也能引生異生性,所以才說見道所斷的所知障中異生性種子。因為所知障本身雖然不是種子,但是也會引生異生性,所以異生性才會分為煩惱障見道所斷的異生性,與所知障見道所斷的異生性。十行位滿心所斷的異生性,與十回向位滿心所斷的異生性,本質有很大的不同。

十行位滿心所斷的異生性,是指斷盡能從煩惱障中引生的異生性種子;也就是說,私心、虛榮心……等心相應的煩惱,在七住明心、十住見性、加以十行位的菩薩行以後,已經薰習完成所應薰習的法,滿足習種性了;再加修十行位的行法,去除私心……等不良心態,具足發起菩薩性,滿足菩薩性了,所以能把所知障中因為心態問題而引生的異生性斷盡,所以說:“於第十行位時之前剎那時,能斷盡分別所生異生性種”。

但是接下來還有相見道位中有所不知的見道法義尚未具足通達,雖然心中已沒有私心……等不良心態,但是卻仍然還會有深重的法執,導致執著局部的小小邪見不捨,而有可能與上地菩薩相爭,乃至引生謗法、謗聖之事;如果不能加以通達,堅持己見而不肯與上地菩薩討論溝通化解,就仍然還會因為謗法、謗聖的緣故,而落入三惡道中,所以在尚未入地之前,都還會有異生性障存在,所以說:“入地前剎那時,方才斷盡分別生之異生性種”。

但因為這個引發異生性的行為,不是從私心……等不良心態產生的,所以就不屬於煩惱障所攝的異生性種子。所以所知障雖然不是種子,但也會引生煩惱障中的異生性種子;這和煩惱障中見道所斷的異生性是因為私心……等煩惱而引生異生性種子,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所知障中的異生性障雖不是種子,也能引生異生性的受報。

這裡面還有許多的問題,譬如所知障與煩惱障間的關係,所知障、煩惱障與性障的關係,所知障與煩惱障的見道所斷內涵的差異,性障是否只在地前或聲聞道的初果前?異生性種子與無明的差異……問題極多,都有待大眾悟後精修一切種智,多劫隨從大善知識修行,才有可能完全釐清,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在此說得清楚的。

如果想要避免引生所知障中見道所斷的異生性,最好的辦法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完全懂得佛經聖教,便想高高在上的受人崇拜、供養,便拒絕與善知識探討。

有待修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