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瀛

1913年12月,袁世凱將副總統黎元洪幽處瀛台,瞿隨侍,持正不移。 1914年袁要黎為參政院長,並結為兒女親家,瞿憤而歸隱。 1922年黎元洪復任總統,瞿復原職。

瞿瀛(1857-1949),亦名炅,號乾琴。浠水關口(今屬羅田)縣人。幼就讀私塾,勤敏篤實,縣試名列前茅,府試名列第二,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鄉試中亞元。回縣創辦學堂。廣西提學使李翰芬慕其人品,於1907年函召赴桂襄辦學務。辛亥武昌首義時返鄂,被推為浠水縣議會議長。年底應黎元洪之約入軍政府任機要主任。因辦事幹練,深得信任,幾次提名擔任國稅廳長、民政司長,瞿堅辭不就,僅任副秘書長。1912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周年之際,北京及各省代表來鄂集會,追悼先烈。瞿奉命撰寫演講詞,言武漢所居的地位,謀人民之福祉,以慰先烈於九泉。洋洋7萬餘言,時傳誦甚廣。
1913年12月,袁世凱將副總統黎元洪幽處瀛台,瞿隨侍,持正不移。1914年袁要黎為參政院長,並結為兒女親家,瞿憤而歸隱。1914年勸黎辭去參政院長。1916年袁世凱密稱帝,封黎為"武義親王",瞿勸黎拒絕受封。同年8月,黎元洪擔任大總統,擬選瞿為秘書長,瞿辭之,乃改任副職仍掌機要。1917年張勛復辟,黎授命段祺瑞戡平叛逆,瞿多方參贊。事定,隨黎隱居天津。1922年黎元洪復任總統,瞿復原職。1928年黎元洪逝世,國府明令國葬於武昌卓刀泉,瞿赴武漢,主持喪事。後又將黎從政軼事,編輯成書,躬任校勘,數載始成。
瞿返鄉後,杜門謝客,家居20年,足不入公門。1930年川軍駐浠水,紀律極壞,邑人吳劍安激於義憤,投訴當局。川軍旅長竟捕吳擬置之死地。瞿聞訊,星夜賓士十里,趕至師部,請以身代吳。吳獲釋至瞿府長揖拜謝。瞿一一還拜曰:"足下為民請命,是仆應懷慚以叩謝者。"1947年11月,瞿光照、王細伢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活動於浠(水)、黃(岡)、羅(田)邊境,被國民黨縣政府逮捕,瞿力保釋放。
瞿一生儉樸,在京作官,不穿皮襖,不坐車轎,熱心公益事業,為本村人修水井、建祠堂、辦學校。1935年大旱,四處募捐,買麵粉救活700餘人。博覽群書,尤對考古、音韻訓詁之學造詣較深。著有《瞿典》、《文字考證》、《歷代政治家言行考》、《清末明初政史紀實》(其中有辛亥革命始末)、《文物考古》、《從政篆文日記》、《浠水縣誌》(均未刊印)。1949年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