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史

語出:(1).樂師與史官的並稱。《周禮·秋官·大行人》:“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國語·周語上》:“瞽史教誨,耆艾修之。”韋昭註:“瞽,樂太師;史,太史也。”漢賈誼《新書·保傅》:“瞽史誦詩,工誦箴諫。”(2).說書的瞎子。唐柳宗元《<貞符>序》:“其言類淫巫瞽史,誑亂後代。”

詞語信息

【詞目】瞽史
【拼音】gǔ shǐ
【注音】ㄍㄨˇ ㄕ一ˇ
【釋義】 1、樂師與史官的並稱。 2、說書的瞎子。

引證解釋

1、樂師與史官的並稱。

《周禮·秋官·大行人》:“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

《國語·周語上》:“瞽史教誨,耆艾修之。”韋昭 註:“瞽,樂太師;史,太史也。”

《史記·周本紀》:“故天子 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 百工諫,庶人 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 耆艾修之,而後王 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賈誼 《新書·保傅》:“瞽史誦詩,工誦箴諫。”

清 戴名世 《盲者說》:“古之瞽史教誨,師箴,瞍賦,蒙誦,若晉之師曠,鄭之師慧是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隱》:“於是乎置御史,既掌刺探,亦兼記録,且其人又必明習文字者也,故‘屬瞽史,諭書名’。”
2、說書的瞎子。

柳宗元 《<貞符>序》:“其言類淫巫瞽史,誑亂後代。”

周亮工 《書影》卷九:“李青霞,眉州人,襁褓失明……為漁所得。至十載為人傭磨。有瞽史倚琵琶說往事,攜之去,雅善其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