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內翻及倒睫

瞼內翻是指跟瞼,特別是險緣部朝眼球方向捲曲的一種位置異常。當內翻至一定程度時,睫毛也必然隨之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結膜,成為倒睫。

疾病名稱

瞼內翻及倒睫

疾病分類

眼科

疾病概述

 因此,臨床上瞼內翻一般伴有倒睫。瞼內翻主要由於瞼結膜或瞼板因某些病變後瘢痕收縮所致,上下瞼均可發生,以上瞼多見。另一種內翻多見於老年人,是由於眼險組織的老年性退行性改變引起,常為下瞼。此外,先天發育異常也可引起內翻,常與眼瞼贅皮同時存在,常見於嬰幼兒童,多發生於下瞼。
倒睫是指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結膜的一種睫毛位置異常。常與眼瞼內翻同時存在,但也可以只有倒睫而無內翻者。倒睫的原因常是由於眼瞼內翻,瞼緣炎特別是潰瘍性瞼緣炎後引起的毛囊部瘢痕收縮的結果。此外,眼瞼贅皮等都是倒睫的常見原因。

倒睫併發症

事實上“倒眼毛”並不可怕,但它的危害是在於所引起的併發症上。我們知道,眼睛的前1/6是透明圓形的膜狀組織,稱為角膜,它好比表面玻璃嵌進金屬表殼的情況。當“倒眼毛”時,睫毛長期磨擦角膜,使角膜淺層出現混濁,血管新生,甚至形成潰瘍。如果“倒眼毛”不從根本上解決,角膜的炎症多次反覆,就會使角膜形成斑翳;重者角膜潰瘍、穿孔,導致眼睛失明,所以對“倒眼毛”要引起足夠的認識,及時進行治療。

倒睫病因

「病因」是指眼瞼位置正常時,部分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現象。多因瞼緣組織炎症性損傷,使睫毛毛囊周圍形成瘢痕性收縮所致,常伴有瞼內翻,引起瞼內翻的各種原因均可導致倒睫。
「診斷要點」由於睫毛位置異常,使睫毛長期對角膜和結膜造成摩擦性損傷,終致結膜炎或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造成嚴重視力損害。主要表現為眼異物感、流淚、疼痛及瞼痙攣等角膜刺激症狀。結膜充血、角膜淺層混濁,甚至角膜潰瘍,角膜血管新生等現象。
「治療」數量少的倒睫可用睫毛鑷拔除或行電解倒睫術。倒睫數量多時,應採用手術方法矯治。

診斷檢查

1、區別單純倒睫或內翻與倒睫兩者並發。
2、區別瘢痕性內翻、痙攣性內翻或其他類型內翻。
3、檢查有無角膜潰瘍等併發症。

治療方案

1、瘢痕性內翻,行何茲手術、高達手術或灰線切開術。痙攣性內翻者則作病因治療或作矯正手術。術後每1~2天換藥1次,第5天拆線。
2、少數倒睫可用電解法拔除。
3、內翻合併倒睫者,行內翻矯正術。
4、遇有瞼緣炎、麥粒腫、急性結膜炎、急性淚囊炎,待治癒後行手術。
5、如合併角膜潰瘍者,同時處理倒睫和角膜潰瘍。

用藥安全

1、本疾病多繼發於沙眼,其他如瞼緣炎、化學性燒傷、老年性瞼痙攣亦可引起。
2、倒睫刺激角膜,患者常感到摩擦、疼痛及流淚。球結膜充血,甚至引起角膜混濁或潰瘍,對視力危害極大。
3、做好沙眼的預防和早期治療工作,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少數倒睫可用拔睫鑷拔除,較徹底的辦法是用電解法,以免再生。痙攣性瞼內翻應治療原發病,瘢痕性瞼內翻須手術矯正。先天性瞼內翻常可自行消失,不必急於手術。若患兒長至5-6歲,睫毛內倒仍然存在,可考慮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