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眼傢伙

瞪眼傢伙

瞪眼傢伙是至今仍在山西省屯留縣東部和長治市郊區西部農村中廣為流傳的一種地方群體鑼鼓舞蹈表演藝術。該舞蹈由地方祭祀舞蹈發展而成。

舞蹈起源

它最早起源於民間祭祀鑼鼓樂,那時,每逢祭日,天近一更,東史村村民聽到敲鑼擊鼓的聲音,家家便開始做祭祀準備,由於這個原因,瞪眼傢伙又稱“一更催”。又因為人們覺得其鑼鼓點像為驅邪除惡而點燃的草堆燒起來所發出的噼啪聲,所以也叫它“草圪節”。

除了祭祀之外,每逢天氣乾旱求雨時,“瞪眼傢伙”也會“大顯身手”。祈雨時,鑼鼓手個個頭戴柳枝編成的帽圈,腰圍柳條枝,赤身手操樂器。村民們在頭領的帶領下也只穿短衣,或戴柳帽圈或舉柳枝,求雨隊伍來到河邊,跪拜龍王,然後鑼鼓手在烈日下盡情演奏,直到汗流浹背、精疲力盡,以示虔誠。由於是敬奉神靈,所以氣氛是非常莊嚴肅穆的,而整個過程不允許女人參與。

名稱來歷

瞪眼傢伙,只看這個形象的名字,就不難想像它獨特的表演方式,而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段小故事。相傳清光緒三年大旱後的第二年(公元1878年)當地農業獲得大豐收,為了感謝神的保佑恩賜,村民敲起鑼鼓謝神,人們喜氣洋洋,笑逐顏開並互視會意,敲鑼拍鑔者竟情不自禁地舞動起來,甚至互相敲拍,瞪眼傳情,從此不僅改變了原來的呆板打法和隊形,而且莊嚴肅穆的氣氛也被歡快熱烈的情緒所替代,這時便有了“瞪眼傢伙”的名稱。

表演形式

瞪眼傢伙 瞪眼傢伙

伴隨時光的更迭,瞪眼傢伙已經從原先純粹的祭祀活動逐漸演變成民間元宵社火的一項表演內容,並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成的演出體系。採訪中,屯留縣文化館的牛副館長向我們介紹,現今瞪眼傢伙使用的主要樂器有:大墩鼓1面,鐃 2副,鈸2副,鑔4副,馬鑼8面,共五種17件。其中,大墩鼓為領奏指揮,鐃和鈸為主奏樂器。基本鼓點只有一個:鏘咚七/鏘咚七/鏘咚鏘咚/鏘咚七。整個演奏僅這一個鑼鼓點,無限反覆,全靠演奏的強弱、速度的快慢變化和樂手龍騰虎躍的勃勃英姿、瞪眼互視、笑臉相迎的表情來吸引觀眾。而瞪眼傢伙的表演者也逐漸固定為32人,全部為男性,基本動作為“上敲下打、左顧右盼、龍飛鳳舞、來龍去脈”的十六字套式。

發展現狀

瞪眼傢伙在文革中曾一度銷聲匿跡,改革開放後才得以明珠再現。早在1986年,長治市“民舞集成”編寫組的李福慶等人就對瞪眼傢伙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並對其表演進行了實況錄像,正是由於這種較早的保護,才使得瞪眼傢伙在傳承延續上沒有出現斷代,保留了比較完整和地道的表演方式。

這項藝術已經定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