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異常

眼瞼的正常位置應該是眼瞼與眼球表面緊密接觸,形成一個毛細間隙,使淚液能吸附在這一毛細間隙中,隨著瞬目動作向內眥流動,同時潤澤眼球表面。上、下瞼的睫毛分別向前上、下方整齊排列,它們阻擋塵埃、汗水等侵入眼內,但絕不與角膜相接觸。在內眥部瞼緣前唇的上下淚點,依靠在淚阜基部,以保證淚液能順利導入。一旦這些解剖關係發生異常,不但無法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還會對眼球帶來危害。 眼瞼異常是眼瞼的位置異常或者功能異常,常見的眼瞼異常有:倒睫與亂睫,瞼內翻,瞼外翻,眼瞼閉合不全,上瞼下垂等。

症狀體徵

眼瞼異常是眼瞼的位置異常或者功能異常,正常眼瞼位置應是:①眼瞼與眼球表面緊密相貼,中間有一潛在毛細管空隙。②上下瞼睫毛應充分伸展指向前方,排列整齊,不與角膜接觸。③上下瞼能緊密閉合。④上瞼能上舉至瞳孔上緣。⑤上下淚點貼靠在淚阜基部,使淚液順利進入淚道。獲得性或先天性眼瞼位置異常可引起眼瞼功能的異常,造成眼球的傷害。

疾病種類

倒睫與亂睫
倒睫是指睫毛向後生長,亂睫是指睫毛不規則生長。兩者都可致睫毛觸及眼球。凡能引起瞼內翻的各種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其中以沙眼最為常見。其他如瞼緣炎、瞼腺炎、瞼外傷或瞼燒傷。由於瞼緣部或眼瞼的瘢痕形成,睫毛倒向眼球。亂睫也可由先天畸形引起。倒睫多少不一,有時僅1~2根,有時一部分或全部睫毛向後磨擦角膜。患者常有眼痛、流淚和異物感。由於睫毛長期磨擦眼球,導致結膜充血、角膜淺層混濁、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潰瘍。如僅1~2根倒睫,可用拔睫鑷拔除。重新生長時可予再拔。較徹底的方法可在顯微鏡下在倒睫部位切開除去毛囊,或行電解法,破壞毛囊。如倒睫較多,應手術矯正,方法與瞼內翻矯正術相同。
瞼內翻

指眼瞼、特別是瞼緣向眼球方向捲曲的位置異常。當瞼內翻達一定程度時,睫毛也倒向眼球。因此瞼內翻和倒睫常同時存在。瞼內翻可分為先天性瞼內翻、痙孿性瞼內翻、瘢痕性瞼內翻3種。先天性瞼內翻隨年齡增長,鼻樑發育,可自行消失,因此不必急於手術治療。老年性瞼內翻可行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如無效可手術切除多餘的鬆弛皮膚和切斷部分眼輪匝肌纖維。對急性痙攣性瞼內翻,應積極控制炎症。瘢痕性瞼內翻必須手術治療,可採用瞼板楔形切除術或瞼板切斷術。
瞼外翻

指瞼緣向外翻轉離開眼球,瞼結膜常有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常合併瞼裂閉合不全。可分為瘢痕性瞼外翻、老年性瞼外翻、麻痹性瞼外翻3類。其中瘢痕性瞼外翻須手術治療,游離植皮術是最常用的方法,原則是增加眼瞼前層的垂直長度,消除眼瞼垂直方向的牽引力。老年性瞼外翻也可行整形手術,作“Z”形皮瓣矯正,或以“V”、“Y”改形術。麻痹性瞼外翻關鍵在於治療面癱,可用眼膏、牽拉眼瞼保護角膜和結膜,或作暫時性瞼緣縫合。
眼瞼閉合不全

又稱兔眼,指上下眼瞼不能完全閉合,導致部分眼球暴露的情況。最常見原因為面神經麻痹後,導致眼瞼輪匝肌麻痹,使下瞼鬆弛下垂。其次為瘢痕性瞼外翻。其他原因為眼眶容積與眼球大小的比例失調,如甲狀腺病性突眼、先天性青光眼、角鞏膜葡萄腫和眼眶腫瘤引起的眼球突出。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時,可發生暫時的功能性眼瞼閉合不全。少數正常人睡眠時,瞼裂也有一縫隙,但角膜不會暴露,稱為生理性兔眼。此病首先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針刺療法可能對部分面神經麻痹患者有效。瘢痕性瞼外翻者應手術矯正。甲狀腺病性突眼時,可考慮緊急放射治療垂體及眼眶組織,減輕組織水腫,制止眼球突出。否則可考慮眶減壓術。
上瞼下垂

指上瞼的提上瞼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喪失,導致上瞼部分或全部下垂。正常眼向前注視時,上瞼緣約位於上方角膜緣與瞳孔緣之間。上瞼下垂眼向前注視時,上瞼緣的位置異常降低。輕者不遮蓋瞳孔,但影響外觀。重者部分或全部遮蓋瞳孔,則影響視功能。上瞼下垂可為先天性或獲得性。先天性者主要由於動眼神經核或提上瞼肌發育不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獲得性者,有動眼神經麻痹、提上瞼肌損傷、交感神經疾病、重症肌無力及機械性開瞼運動障礙,如上瞼的炎性腫脹或新生物。先天性上瞼下垂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遮蓋瞳孔,為避免弱視應儘早手術,尤其是單眼患兒。因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眼部及全身病所致的獲得性上瞼下垂,應先進行病因和藥物治療,無效時再考慮手術。較為合乎生理和美容要求的手術方式為提上瞼肌縮短術。

眼皮異常與疾病

人體的很多疾病都會在眼睛特別是眼皮表現出來。
1.眼皮浮腫
由於眼皮是全身皮膚中最薄的,皮下組織也最疏鬆,因此易發生液體積聚。眼皮浮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多發生在健康人,原因是晚上睡眠枕頭過低,影響面部血液返流,夜間睡眠不足或睡眠時間過長。病理性又分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前者常伴有紅、熱、痛等症狀,常見於麥粒腫、丹毒、蟲螫傷,急性淚囊炎、眶骨膜炎等。後者由局部和全身原因引起。如過敏性疾病,急、慢性腎炎、婦女月經期,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貧血,特發性神經血管性眼皮水腫。
2.黑眼圈
即眼皮呈灰暗色,常因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或房事過度引起。祖國醫學認為黑眼圈是腎虧所致。腎精虧少則兩眼缺少精氣的滋潤,腎之黑色就浮越於上,因此雙目無神,眼圈發黑。如能節制性生活,情況就會改善。偶然出現的眼圈發黑只需注意生活調理即可恢復正常。如長期發黑則是一種病態,多與內分泌及代謝障礙、腎上腺皮質機能紊亂、心血管病變和微循環障礙、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有關。
3.眼皮下垂
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上瞼下垂一生下來就有,以單眼發病為多,只要長大後行手術矯正即可。後天性的往往由疾病所致,如重症肌無力、精神抑鬱症、一些腦血管病變及維生素B1缺乏症等。
4.眼皮結膜蒼白
多為貧血。醫生們常通過眼皮結膜顏色來初步判斷患者是否貧血。
5.眼皮無法閉攏
無法將眼皮緊閉,又稱“兔眼”,這是面神經麻痹的特徵之一。如果是兒童在入睡後上下眼皮不能完全閉合,或閉不緊,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應注意飲食調養,少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6.眼皮上出現贅生物
有良性與惡性之分。①良性腫瘤。常見有眼皮血管瘤、黑痣、黃色瘤、表皮樣和皮樣囊腫、眼皮乳頭狀瘤。②惡性腫瘤。如眼皮惡性黑色素瘤、眼皮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瞼板腺癌。值得一提的是,瞼板腺癌多見於老年人,老人如發現硬質的霰粒腫,應警惕。良性腫瘤中的眼皮乳頭狀瘤部分會發生惡變。
7.眼皮睫毛生長異常
常見於沙眼、內眥贅皮,眼皮內翻,外翻等,由於眼皮病變使瞼緣與眼球的吻合發生困難,睫毛的生長出現異位,伴有流淚,眼部不適現象,積極治療原發病,配合手術多可矯正。
8.眼皮皮膚病
有病毒性、細菌性與過敏性三種。病毒性感染常見有眼皮帶狀皰疹、熱性皰疹、眼皮牛痘。細菌性感染有丹毒、膿皰病、眼皮蜂窩織炎。過敏性常見於藥物過敏,眼藥水過敏、化妝品、染料、油漆接觸、昆蟲叮咬,食物過敏等均可發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