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咽肌型

眼咽肌型

眼咽肌型,1962年Voctor將伴有咽下困難的眼肌病從眼肌營養不良中分出來,並命名為眼咽型肌病。這種罕見的肌病。近年我國亦有報導。

簡介

眼咽肌型 眼咽肌型

眼咽肌型

眼咽型肌營養不良症
又名:眼咽綜合徵;眼咽型肌症。
【病因】不明。有明顯的家族性,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亦可能與免疫機制有關,臨床上有免疫蛋白異常。

病理形態

眼咽肌型 眼咽肌型

眼部結構為了研究眼咽肌營養不良(oculopharyngealmusculardystrophy,opmd)的遺傳學和病理形態學表現,研究者套用透射電鏡技術對6例患者提上瞼肌進行超微結構觀察和分析,並採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產物直接測序法對來自3個家系的opmd患者11例及其親屬共27名外周血進行檢測。結果4例患者眼肌活檢標本於電鏡下可觀察到特異性核內包涵體(intranuclearinclusions,inis),在細胞核內出現率分別為18%、20%、34%及40%。而9例患者基因中存在(gcg)6重複序列拷貝數異常(gcg)8、(gcg)10,親屬中未發病者均未見重複序列的異常擴增。可見opmd患者受累眼肌活組織檢查於電鏡下可見inis,並且inis出現比率與異常擴增數目成正比。opmd患者存在(gcg)6重複序列的異常擴增,並且發病年齡與異常擴增數目成反比。

臨床表現

1.眼部症狀:首先表現為雙瞼下垂,閉合無力,其至眼球活動障礙。
2.咽部症狀:鼻音及聲音嘶啞,咽下困難及軟齶運動不良等。
3.肢體無力及肌萎縮(下肢、胸鎖乳突肌、面肌、咬肌等)。
實驗室檢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輕度增高;肌電圖檢查示肌原性改變;肌肉活檢示多角形結構及肌纖維橫紋消失,纖維呈不同程度斷裂。
診斷,根據症狀、體徵、家族史、肌電圖及病理改變,一般診斷不難。但應與萎縮性肌強直、重症肌無力、運動神經原病相區別。
治療,無特殊療法,對症處理,其他治療原則與一般肌營養不良症相同。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致病基因位於19q13.3,編碼強直性肌營養不良蛋白激酶。
四肢遠位為主的肌力低下,肌萎縮,斧樣容貌(hatchetface)。也有從近位肌開始受侵的病例,咽喉肌被侵後,出現鼾聲、咽下困難。肌緊張現象,叩擊性肌緊張(percussionmyotonia),把握性肌緊張(gripmyotonic)。
本病除肌症狀外,常合併中樞神經症狀(智力障礙、情緒異常),眼症狀(白內障、網膜色素變性等),脫毛,內分泌異常(副腎、下垂體機能不全,胰島素分泌異常等)。
血清γ-球蛋白(γ-glabulin,特別是IgG)降低,CK值輕度上升。Na+、K+ATP酶活性異常。
肌電圖:急性爆擎音(divebombersound),高頻度、反覆放電(myotonicburs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