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功

秦腔等劇種皆重眼功,常見的有:瞪眼、轉眼、飛眼、望眼、瞟眼、斜眼、白眼、凶眼、媚眼、醉眼等。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憂、驚、恐、恨、妒、羞、嬌、驕、媚、病、醉、瘋等數十種情態。

 概述

秦腔等劇種皆重眼功,常見的有:瞪眼、轉眼、飛眼、望眼、瞟眼、斜眼、白眼、凶眼、媚眼、醉眼等。可以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憂、驚、恐、恨、妒、羞、嬌、驕、媚、病、醉、瘋等數十種情態。主要有以下三種:
轉眼:表示人物思索考慮,黑眼珠由下向左、上、右,再向下轉一圈,或由上、右、左,再回到上,轉一圈。不僅表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而且顯示了演員的眼神美。
飛眼: 黑眼珠左右顧盼,如梭一般飛動。一般多為表現青年男女互相愛慕,又不敢正面對視,因而躲躲閃閃,飛眼偷看。也有年輕的男女將帥,沙場交鋒,經過一番武打,互相愛慕,在架住兵器亮相時,互以飛眼偷看。如:《會陣招親》一劇中,楊宗保與穆桂英都用此眼神。
瞪眼:一雙眼珠集中至貼近鼻樑的兩眼角,眼神向著鼻樑中心,亦稱對眼。常用於好色之徒。

氣功功法

眼功十二式

(一)定神

合目靜坐,意守上丹田,自然呼吸7次。逐漸地把意念轉移注於雙眼眼球中心,約3分鐘。

(二)熨目

兩手輕握,以雙手拇指中段互相搓熱,沿眼眶周圍順時針輕熨轉18次,同時吸氣,接著換為逆時針熨轉18次,同時呼氣。

(三)搓“眉棱骨”

兩手輕握,以雙手拇指中段互相搓熱,搓“眉棱骨”。同時,頭部配合兩手指向左右輕輕擺動。手法宜輕慢,左擺時吸氣,右擺時呼氣,各做18次。

(四)按“攢竹”

以兩手拇指掌同時取穴,手法宜由輕到重,按時吸氣,意念默念18次,鬆手時呼氣,默念18次。

(五)按揉“魚腰”

以兩手指掌同時取穴,先按後揉,按時吸氣18次,揉時呼氣18次。

(六)按揉“陽分”、“魚尾”

以兩手拇指和食指握成弓形,同時取穴,食指掌取“陽白”穴,拇指掌取“魚尾”穴。先按後揉,按時吸氣,揉時呼氣,各做18次。

(七)推捏“睛明”

左右手均可。以拇指、食指尖同時靠近鼻樑“山根”下內眥處,先由下向上推動18次,同時吸氣,反掐18次,同時呼氣。

( 八)捏揉“承泣”

以兩手食指尖貼穴部,拇指靠顴骨,先捏後揉。捏時吸氣18次,揉時呼氣18次。

(九)按揉“四白”

以兩手指掌同時點按18次,按時吸氣,接著以輕揉手法揉18次,同時呼氣。

(十)點按“巨”

以點按為主,用兩手食指同時點按,按時吸氣18次,鬆手時呼氣18次。

(十一)轉睛

合目凝神,眼球向左轉動14次,同時吸氣;隨即向右轉動14次,同時呼氣。然後定神片刻,雙眼忽然睜開,注視前方一點,約半分鐘。

(十二)揉“太陽”,浴面收功

1.以兩手拇指取“太陽”穴、另四指貼前額,用兩拇指掌同時輕揉“太陽“穴18次。
2.將兩掌心搓熱“浴面”,兩手由唇下“承漿“穴沿鼻樑直上至“百會”穴,經後腦部,過後頸,沿兩腮返“承漿”為一周。如是,做36次收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