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見證:開國領袖的親情家事

“82+1” “洛毛”的親密合作 “奇志可嘉”的外婆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平裝: 39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294436, 7807294434
條形碼: 9787807294436
尺寸: 23.6 x 16.8 x 2 cm
重量: 621 g

內容簡介

真情見證:開國領袖的親情家事》內容為:2001年,山東電視台開播了一檔欄目《數風流人物》,先後攝製了300多部領袖、將帥、學者的人物系列片,其中包括: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兒子劉源,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朱德的女兒朱敏,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志、鄧小平的夫人卓琳及劉伯承、陳毅、賀龍等領袖、將帥的家人。這部系列片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獲得了中宣部授予的“五個一工程”獎。
許多觀眾看後說,他們之所以被打動,不僅是由於該片真實、細膩、生動、鮮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更是因為片中故事和人物展現了盪氣迴腸、震撼人心的民族氣節和高尚人格。

媒體評論

拍節目時,沒想到出書,現在出了,首先想到的是要與讀者同思,一為思念,讀者在懷念什麼我們就去反映什麼,二為思考,讀者想分析什麼,我們就去介紹什麼,三為思辯,讀者想推崇什麼我們就去宣傳什麼。做的可能不好,但是為讀者服務的心是真誠的。
——郭戰平

目錄

追尋父親的足跡——採訪毛澤東的兒媳邵華
童年:悲苦的記憶碎片
岸英哥哥叫我“拖尾巴蟲”
舐犢情深論風雅,諄諄教誨引航人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父親的重陽
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採訪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兒子劉源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劉家有份成長時間表
生死相依的世紀經典愛情
從共擔風雨到生死訣別
與父親最後的日子
“我的心像狼一樣冰冷”
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
劉少奇的兒女們
砥礪中成長的“愛兒”——採訪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
烈士何寶珍一劉少奇的第一位妻子
一份尋人啟事幫劉少奇找到了做童養媳的女兒
“父親不同意我的異國婚姻”
“我要活下來,也不能瘋掉”
劫後餘生的幸福大家庭
我的西花廳生活——採訪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
“我一直叫伯母親媽”
“毛伯伯給我題字‘好好學習’”
鄉村女教師情結
自己拉嫁妝的新娘子
“她不可能是周恩來的侄女”
周恩來把弟弟由拘留改為拘捕
“我從沒想過伯父會回不來”
朱敏的故事——採訪朱德的女婿劉錚
納粹集中營:不堪回首的記憶
和普通人家的兒子相愛
第一次見岳丈
老人家本來活100歲沒問題
遺產
負重前行的“人民的駱駝”——採訪任弼時的長女任遠志
先進的革命者、舊式的婚姻
“黨內的媽媽、人民的駱駝”
“15年沒叫過爸爸媽媽”
長輩們共同的大女兒
毛主席給我題詞“光明在前”
這一生我最愛的就是父親
風雨過後歸於平淡
小院的記憶——採訪鄧小平的長女鄧林、妹妹鄧先群、妹夫栗前明
“給你撒花了,你聽見了嗎?”
惜字如金
比兒子大5歲的繼母
“82+1”
照片上的鄧小平
“1922—1989—永遠”
不下馬的將軍——採訪李先念的女兒李紫陽
毛澤東稱李先念是“不下馬的將軍”
不認識錢的財政部長
“小李木匠”被下放到木材廠勞動
1976年10月,玉泉山,“四人幫”的末日
從未穿過西服的國家主席
“我是80多歲的人啦,想老娘……”
我們的“布頭”爸爸…——採訪董必武的長子董良羽、長女董良暈、次子董良翮
清朝的“拔貢”、同盟會會員、共產黨的創始人
父子情深
較早提出“依法治國”的觀點
嚴格的教育簡樸的晚年
父母相差25歲的愛情
學識淵博的父親
兩進兩出中南海
從監獄到農村到商海
溫暖一生的“好爸爸”——採訪瞿秋白與楊之華的女兒瞿獨伊
人愛自己的歷史甚於鳥愛它的翅膀
秋之白華
“他每次簽名都是好爸爸”
“不能槍斃瞿秋白,他是中華民族難得的一個人才”
與魯迅先生完美的友誼
“此地甚好”
“在我腦海里,他就永久地像照片裡這樣子的年輕”
破譯父親生命的密碼——採訪張聞天的兒子張虹生
離散沉浮,父子短暫的6年相守
從文學新秀到獻身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
“洛甫”的來歷與一個無人回應的尋人啟事
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執著的真理追隨者
三個病號與一次改變歷史的會議
“洛毛”的親密合作
毛澤東親自撮合,鄧小平慨然“讓位”,成就了一對革命愛侶
“他也不給我游泳圈,讓警衛員一下把我扔到水裡去了”
廬山會議:張聞天人格的另一個華彩樂章
“我被勒令退學,我跟校長說,我們30年以後見分曉,到底誰對誰錯”
“父親的經濟思想不是憑空來的”
相伴40年,“不像夫妻”的愛侶
父親留下的是一種精神
從“紅色教授”到“紅色大使”——採訪王稼祥的夫人朱仲麗
厚岸村走出的“紅色教授”
和毛主席一見如故
沒有麻藥的開腹手術
遵義會議:一票見膽識
“讓我們同甘共苦吧”
出訪蘇聯的第一任大使
不老的青春——採訪徐特立的孫女徐禹強
“抽刀斷指”的血性青年
教育界鼎鼎大名的“長沙王”
25年的相思和等待
寫給去世16年的兒子的信
不老的青春
我想有個家——採訪李富春和蔡暢的女兒李特特
“奇志可嘉”的外婆
白色恐怖環境下的生活
“我感覺自己像個孤兒”
回國後的風雨歲月
健筆春秋百萬刀——採訪謝覺哉夫人王定國、小兒子謝亞旭
“我母親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
青春之歌——採訪李大釗長子李葆華、次子李光華
記憶中的高大身影
難忘“三一八”
父親之死
他的葬禮,要走繁華街道
燃燒吧,青春——採訪惲代英的兒子惲希仲
出身名門望族的惲代英
尋求光明之路
被蔣介石欣賞的共產黨員
囹圄鐵牢內的錚錚鐵骨
囹圄鐵牢外的俠骨柔腸
在別人的講述中追溯父親的身影
陝北出了個劉志丹——採訪劉志丹的女兒劉力貞
少年求學時
投筆從戎
我曾祖父拉著我母親的手說:“就要這個小的了。”
轉戰西北
毛主席說:“哪怕劉志丹只有一萬人,我們也去找他。”
不歸的東征
父親的家書——採訪左權的女兒左太北
“劉伯承的兒子叫太行,你的孩子叫太北吧!”
三個月11封信一生追思
彭德懷泣不成聲:“左權!左權!你不能死嘍……”
孫毅說:“你爸爸這次不犧牲,以後也會犧牲。”
陳賡說:“你是左太北,必須收你!”
重回太行,重回左權縣
關山度若飛——採訪王若飛的兒子王興、兒媳張延忠
舅甥兩代革命者
戰鬥在敵人心臟
“人才都出在共產黨里!”
寸步不讓的雄辯家
英雄化作火中的鳳凰
編後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