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上海]

真如寺[上海]

真如寺,別稱普陀真如寺,位於上海普陀區真如鎮街道蘭溪路399號,占地近20畝,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真如寺真如寺

真如寺,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和尚永安建真如院於官場(今大場附近)。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將其移至桃浦、梨園浜交匯處東北側今址,改名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經《成唯識論》里的解釋:“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如,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內橫樑對聯有“佛日光輝崇盛世群鹹悟真如”之句,點出了寺名的來歷。

真如寺遷建以後,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現市集,緣寺得名,稱真如市。隨著集鎮的發展,位於鎮北的真如寺也不斷擴大。正殿(大雄寶殿)四周擴建了許多偏殿佛閣,清末時,東廡有送子觀音殿伽藍殿,西廡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韋馱殿、鄂王殿、魯班殿、財神殿、北方殿,寺後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寺廟建築群。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東進時,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築被毀。

建於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寬、進深皆三間,內部構造極複雜,歷代屢經修葺。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間(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兩次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由楊耀文甘士霖等發起,同上海壽聖庵僧人念岸、念倫聯合發起募捐修寺活動,對原大殿進行大修。現存梁、柱、枋斗拱等主體結構以及大部分構件皆為元代原物,是我國佛教寺院中為數很少保存下來的元代建築。“文革”期間停止宗教活動,寺內佛像均被毀損。

197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該寺大修,發現殿內額底部寫有“時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時鼎建”字樣,因此確定真如寺殿為元代建築而列為保護建築。

重建時間

真如寺真如寺
真如寺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年-1223年)。原為真如院,僧永安改建。元延祐年間(1314年-1320年),僧妙心請額,改為真如寺延祐七年(1320年),新建大殿。現存大殿的額枋底部,有隻鉤陰刻“(時)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已十十一日巽無能為力鼎建”二十六字,當為大殿梁完工之時。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僧道貌岸然馨重修,後漸頹圮。弘治中(1488-1505年),僧法雷再修。崇禎未年(1643年前後),僧慧雲重建殿堂。至清末始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僧念頭岸再建。1949年後,上海市政府曾幾次拔款修理大殿。最後一次整修於1992年由僧妙靈主持進行。

真如寺現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大雄寶殿為元延祐七年所建,歷經六百餘年滄桑,至今仍保持著元朝寺院建築風貌,極具歷史價值,被列為國家級文物。觀音殿的觀音塑像和浮雕均雕造精美,儀容壯嚴。寺內藏有《大正藏》、《ヤ字績藏經》等各種版本大藏經四部及其他佛教經典。

另寺內有古銀杏樹一株,樹齡達七百年左右,老乾婆娑,掩映於梵剎之間,堪為佳景。真如寺現任方丈妙靈法師,71歲,江蘇東台人,1942年出家,師從性仁法師,畢業於上海佛學院,兼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佛學副院長,上海市政協委員。現任監院成乘法師,32歲,江蘇南京人,1982年出家,師從圓霖法師,畢業於上海佛學院。

方丈簡介

真如寺現任方丈妙靈法師,江蘇東台人,1942年出家,師從性仁法師,畢業於上海佛學院,兼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佛學副院長,上海市政協委員。現任監院成乘法師,江蘇南京人,1982年出家,師從圓霖法師,畢業於上海佛學院

交通

01、62、63、105、106、129、136、223、516、550、551、706、708、717、724、740、742、743、754、766、768、807、838、852、858、860、866、旅遊6號線、機場6線、北安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