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通過把不同人生經歷的人邀請到一起以一種面對面溝通的形式來完成“圖書”的閱讀。它的優勢在於提供的真人書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真人圖書館最早的活動其實源於丹麥哥本哈根5位年輕人創立的“停止暴力組織”。

簡介

真人圖書館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LivingLibrary)是一個虛擬的概念,它分享一個理念“我們每個人的經曆本身就是一本書”,通過把不同人生經歷的人邀請到一起以一種面對面溝通的形式來完成“圖書”的閱讀。 真人圖書館,最早的活動其實源於丹麥哥本哈根5位年輕人創立的“停止暴力組織”。 真人圖書館有別於圖書的優勢在於它提供的真人書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這種服務通常你在其他地方無法得到。

2005年,真人圖書館這一概念在歐洲流行開來,當年丹麥、匈牙利、芬蘭、冰島、葡萄牙等歐洲國家舉辦了十多次真人圖書館活動。同年,圖書館行業也開始涉及此項活動。之後,真人圖書館漸漸波及到美國、加拿大、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國。中國是在2009年3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首次嘗試。

由來

真人圖書館真人圖書館

1993年,在丹麥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種族衝突中被刺重傷倒地,邀集5位同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朋友們,成立“停止暴力”(StoptheViolence)組織,幾年的時候在丹麥有超過3萬人署名加入。

2000年,丹麥羅斯克爾德音樂節(RoskildeFestival)邀請該組織共同籌辦活動,主題是“互相理解”,在音樂祭現場,出現了瘋狂球迷與女性主權運動者溝通,街頭塗鴉者與警察促膝長談的畫面,直接促成“真人圖書館”的成立。

特色

真人面對面交談

真人圖書館真人圖書館

讀者閱讀真人圖書的方式是通過交談,因此真人圖書館經常為真人圖書標註出他們最適合閱讀內容的標籤。真人圖書的大部分生活時間可能是需要人們更多理解的,他們對於自己標示的這類話題很有人生感悟。

真人圖書借閱要求

想要閱讀真人很簡單,民眾一樣按照借書程式,登記後就可選擇要借閱的人,管理者會協助民眾填表,認清自己可能有歧視或偏見的對象;

考量到安全問題,“書本”不能外借,只能在場內閱讀,但不限制每次閱讀的人數,可以情侶檔或一家人共同進行;

每次閱讀約30到45分鐘,如果“書本”感覺受到污辱,可以隨時中止談話。如果需要續借,可以向圖書館員提出請求。

讀者一次只能借閱一本真人圖書,歸還後才能借閱第二本。

讀者可以與他們所借的真人圖書開展非正式的交流,從這些真人圖書中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和經驗,比如真人圖書的年齡、性取向和文化背景等。

重在分享經驗

對於供人閱讀的“真人圖書”,它是一次傳播知識,分享經驗,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社會群體的機會;對於借閱的“讀者”,這是一次了解不一樣的人生經驗、豐富見聞、多讀書、多了解社會的機會。

各國情況

丹麥

真人圖書館真人圖書館

在丹麥借閱率最高的“暢銷書”,是一位前任脫衣舞娘羅沙,許多民眾對這個行業好奇,有不少女性借閱想了解工作內容,還有人不客氣的直接問她為何要成為性工作者,羅沙總是心平氣和的回答“我只是去跳舞,那於錢有關,與性無關,脫衣讓我賺到錢,但不從事性行為是原則。”已從脫衣舞娘退休的羅沙,現在是個鐵路局員工,她義務擔任反歧視志工,還穿上“借閱我”的T恤幫忙宣傳“真人圖書館”。

瑞典

在瑞典,存在著以拾荒為生的年輕人,這個人還有一份正職工作,一邊讀大學,一邊義務教導自閉症小孩。這位名叫約翰的年輕男子,在圖書館分類中屬於特殊類別“垃圾掏客”。約翰並非缺錢,而是不滿資本主義大量製造與拋棄,造成資源浪費,於是在垃圾堆中找尋可用品,從身上套的衣服、腳上穿的鞋子、代步用的腳踏車、裝書用的背包,全都在垃圾堆中尋得。但他也有困擾,因為法律規定“尚未清理的垃圾算私人資產”,因此常與住戶或商家產生衝突 。

中國

真人圖書館這種文化形態中國在2009進入中國, 2012年迅速遍及十多個城市。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蘇州等一些城市,“真人書”閱讀活動已經依託學校、書店、咖啡館、圖書館等平台開展起來,並立足社會公益,所有閱讀活動都是免費的。

2009年3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首次嘗試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真人圖書館

2012年3月17日,成都首家“真人圖書館”正式開放,6本真人書被閱讀。

2012年9月15日,南京師範大學“真人圖書館”開館 。

2012年11月23日,蘇州大學“真人圖書館”開館,3本真人書被閱讀。

土耳其

2007年8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比爾基大學(BilgiUniversity)舉辦的真人圖書館活動中,真人圖書的年齡範圍跨度相當大,從23歲到68歲都有。

生活分類導航

生活狹義上是指人於生存期間為了維生和繁衍所必需從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計活動,它的基本內容即為食衣住行生活。廣義上指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日常生活行動、工作、休閒、社交等職業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生活大體上可劃為三類,即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除此之外,還有精神生活與質生活兩大分類法。生活是創造人類文化的主要基礎領域。
旅遊美容傳媒飾品
流行眼鏡瑜伽健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