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是挖掘那些具有紮實基礎但是市場價值相對比較低的公司的一種簡單的方法。因此,投資者一直都用可比較的倍數像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企業倍數(Enterprise Multiple)),股價與賬面價值比率(Price-to-Book ratio)來評定上市公司的相對價值和績效,並且判斷買賣的時機。不過雖然相對估值法快速而且容易使用,但是對投資者來說也可能是個陷阱。相對估值(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法是挖掘那些具有紮實基礎但是市場價值相對比較低的公司的一種簡單的方法。因此,投資者一直都用可比較的倍數像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企業倍數(Enterprise Multiple),股價與賬面價值比率(Price-to-Book ratio)來評定上市公司的相對價值和績效,並且判斷買賣的時機。不過雖然相對估值法快速而且容易使用,但是對投資者來說也可能是個陷阱。

基本信息

簡介

一種快速而易學的方法

相對估值法的含義簡單而且容易理解。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確定與其它市場上同類型的公司的價值如何確定有關。下面是如何用相對估值法對一家在公開市場上上市的公司進行估值的步驟:

1.列出用於比較的公司的名單並且找出它們的市場價值。通常尋找同行業的公司。

2.把這些市值轉化成可比較的倍數,例如市盈率,股價與賬面價值比率,企業價值與銷售額的比率(Enterprise-value-to-sales)和企業倍數(EV/EBITDA multiples)。

3.把要估值公司的倍數和用於比較的公司的倍數進行比較,判斷需估值公司的價值是被高估了還是被低估了。

相對估值法用的十分普遍。例如行業的公制和倍數這些重要的數據可以很容易的從一些投資服務公司免費得到,或者只需付很少的費用。這些公司包括Multex,Reuters和Bloomberg。而且,相對估值法的計算比現金流量貼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這種特製的估值模型容易,而且不需要那么多假設。

陷阱

相對估值法的陷阱

也許用相對估值法比較快速和容易。但是由於相對估值法是只是基於臨時觀察的幾個倍數的值,所以也容易出錯。

舉個例子。一家知名的公司因為過多的收入收到市場的關注,它的股價理所當然的大副上漲。實際上,這家公司的價值上漲如此迅速,它的股票很快就以高於其它同行業公司很多的市盈率(Price-Earning Ratio)來進行交易。 很快,投資者就會思考同行業其它公司的倍數相對於這家公司的是否太低了。畢竟這些公司都在同一個行業,不是嗎?如果這家公司的股票以高於它的收入很多倍的價格出售,那么其它的公司不是也可以在相同的水平上出售他們的股票嗎?

答案不是一定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某些上市公司的倍數可以比其它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更低。當然,有時是因為市場還未發現這家公司的真實價值,這代表投資者有著很好的買入的機會。然而其它時候,投資者最好謹慎投資。有多少次投資者最後確定一家公司的價值真的很便宜,才發現這家公司和它的業務已經走在崩潰的邊緣。

1998年,當美國的Kmart’s公司的股價被壓到很低的時候,卻變成了有些投資者的寵兒。他們不禁令人思考為什麼這個零售業的巨頭的股價比其它高價的同行業者如沃尓瑪(Walmart)和Target明顯低很多。這些Kmart的投資者沒有發現Kmart的經營模式有著嚴重的缺陷。由於Kmart的經營收入持續下降,公司還背負過多的債務,公司於2002年提出了破產的申請。

投資者投資那些顯露出“便宜”的股票應該謹慎。時常,買入估值偏低的股票的理由不是因為這個公司有著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優秀的產品或者有著某種競爭優勢。問題是,這家公司的股票被估值偏低是因為它同估值偏高的部門進行比較。或者,像Kmart,這家公司本身有著某些缺陷而適合低的倍數。

倍數是基於一個可能性,就是市場可能會有過高估價或者過低估價的比較分析方法的錯誤。相對價值的一個陷阱就是一家公司同它的同行比看起來價值更便宜,其實不是。由於沒有從資產負債表,歷史估價,最重要的,沒有從經營計畫中發現潛在的問題,投資者就陷入了倍數的這個陷阱。

對策

對策:多做功課

從相對估值法的陷阱中逃脫的關鍵就是多做其它的研究。投資者應該發掘不同公司的區別,並且斷定一家公司同其它同行業競爭者相比應該得到更高還是更低的倍數。

對於新手,投資者應該特別注意挑選用來比較的公司。挑選同一行業內的公司並不足夠,投資者還應該注意那些和研究公司有著相似的基礎的公司。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Aswath Damadoran,認為在相對估值法中任何可能影響到公司的倍數的比較公司間的基礎的不同都應該進行徹底的分析。所有的公司,包括那些在同行業的公司都有著特殊的變數決定著倍數,例如增長量,風險和現金流量模式。Kmart的投資者如果研究一些基本原理如收入增長率和破產風險如何轉化成貿易倍數貼現可能會有所收益。

而且,投資者如果研究倍數怎樣明確的定義會做的更好。被比較的公司的倍數有統一的定義是必要的。記住,即使一些知名的倍數的意思和使用也可以改變。

下面我們所說的公司就是因為基於一個被習慣用的市盈率而被認為比其它的公司更有價值。分子股價的定義十分的鬆散。雖然現在用在分子的股價都用當期的股價,前幾年有些投資者和分析師用的卻是平均的股價。分母也有很多變數。收入可以是從最近的年度財務報表,季度公布的報表得出或者運用預測的明年的收入。收入可以用已發行的股份,或者攤薄計算,可以包含或者不包含非經常項目。過去我們已經見過很多公司在公布年度收入上運用投機的操作。因此投資者必須發現不同的公司所用的倍數的含義。

結論

投資者需要運用所有他們手上的工具來為公司的價值進行合理評估。因為有陷阱和缺陷,運用相對估值方法對一家公司的股價進行更加準確的測量就必須結合運用其它如現金流量貼現法的工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