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8系列直升機

直-8系列直升機

直-8系列直升機是我國研製的大型直升機,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河機械廠等單位共同研製。1976年開始研製,1985年12月11日在景德鎮首飛成功,1989年4月通過技術鑑定,1994年11月完成設計定型。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機於1989年起交付使用,先後完成了各類演習、西沙航班、搶救病號、運送物資、搶險救災等任務。

介紹

直-8系列直升機直-8系列直升機
直-8型直升機法國SA-321Ja型“超級大黃蜂”直升機的國產改進型,它是一種多功能支援直升機,用於海上後勤支援、搜救、反潛戰、攻擊和運輸任務。由昌河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從法國進口了13架SA-321Ja通用運輸型直升機。此後,這些“超級大黃蜂”被人民解放軍海軍廣泛用於執行各種任務,包括海上後勤支援、反潛作戰演習,以及1980年洲際飛彈試驗中從南太平洋回收彈頭等。
昌河飛機製造廠從1976年起開始研究如何仿造“超級大黃蜂”。中國生產的“超級大黃蜂”於1985年12月11日首次試飛,並被命名為直-8。然而,由於諸多技術問題,自從首次試飛後的15年間只生產了不到20架。所有的直-8/SA-321型直升機都由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使用。由於其體積較大,直-8/SA-321型直升機只能部署在大型補給艦上或陸地機場。昌河飛機公司曾發展了一種陸軍改進型,即直-8A型,但尚未投入現役。最近,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兵種演習中的照片顯示,一些直-8型直升機被用來向敵後運輸、空降陸戰隊突擊隊員。
直-8基本型是專門為海軍開發,它除了能執行運輸和救援任務外,還可攜帶1枚魚雷和拖曳式聲納執行反潛任務。一些報告指出,中國計畫讓直-8掛載2枚“鷹擊-8”(C-801)型反艦飛彈,但尚未發現其已進入實用階段。
直-8A機身兩側的雷達天線罩都被拆除。6葉主旋翼安裝在機身中部上方。裝有3部渦軸發動機,兩部並列安裝在主旋翼前的機身上,另外一部安裝在主旋翼後。圓形進氣口位於駕駛艙上部和後部。在機艙兩側安裝有浮桶裝置,其上有固定起落架。機頭部設有圓形透明駕駛艙。大梁由主機身流線型過渡至後掠平尾,機尾左側安裝有旋翼。單葉平尾呈流線型,安裝在機尾部右側。
有趣的是,SA-321型直升機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的直-8型直升機都各有兩種改型機,使服現役的型號達到4個。直-8/SA-321型直升機的一種型號在機頭部裝有一個較大的雷達天線罩,而另一型號的天線罩則安裝在機身右側。在這兩種型號間是否還有其他不同之處則不得而知。
SA-321型直升機有3台特博梅卡3C3型渦軸發動機,每台功率1535馬力。直-8型直升機裝有3台WZ-6型(中國仿造的特博梅卡3C3型)發動機。機內載油量3900升。直-8型直升機可在機艙右側掛載1枚“魚-7”型魚雷(中國仿製的美式MK-46式1型)。一部平面搜尋雷達安裝在機頭部或附加的雷達天線罩中。直-8/SA-321型直升機在其機艙右門側安裝有鉸盤、吊具等,可用於救援和執行部隊滲透/撤退等任務。用於執行救援任務的直-8/SA-321型直升機,可裝載兩艘救生艇。用於運輸任務的直-8/SA-321型直升機,可載27名武裝士兵(最多39名),或15副傷員擔架和一組醫務人員,或吊運5000公斤重的貨物。用於反潛作戰任務的直-8/SA-321型直升機可裝備一部湯姆森·辛特拉HS-12型拖曳式聲納。直-8/SA-321型直升機還可拖曳掃雷系統,以46公里的時速執行兩個小時的掃雷任務,或攜帶8枚250公斤重的水雷執行布雷任務。

技術性能

直-8的基本戰術技術性能如下:空重7095公斤,正常起飛重量90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0592公斤(標準油量)/13000公斤(帶兩個副油箱),乘員27名全副武裝的突擊隊員或38名士兵,最大時速315公里,巡航時速266公里,實用升限6000米,懸停高度(無地面效應)4400米/(有地面效應)5500米,轉場航程830公里,作戰航程500公里(載重3000公斤),續航時間2.5小時(最大載油量,雙發動機同時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