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教學法

直接教學(Direct Instruction),一種教學方法,由美國人賽格弗里德·英格爾曼(Siegfried Englmann)於20世紀六十年代創立,可套用在許多學科。直接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課堂上只用所學語言,讓學生記住教師口授給他們的句型。學生通過反覆模仿來熟悉某種結構和句型。教學過程中不用母語,教師藉助一些直觀教具、手勢、戲劇效果以及許多其它手段來表達所學語言的意思。人們已經創造了許多特殊的方式教授語言,可以不用母語、不依靠翻譯。直接教學法對師生雙方的要求都很高。

概述

外語學習法之一。直接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課堂上只用所學語言,讓學生記住教師口授給他們的句型。學生通過反覆模仿來熟悉某種結構和句型。教學過程中不用母語,教師藉助一些直觀教具、手勢、戲劇效果以及許多其它手段來表達所學語言的意思。人們已經創造了許多特殊的方式教授語言,可以不用母語、不依靠翻譯。直接教學法對師生雙方的要求都很高。

起源

顧名思義,直接教學法提倡在教室中直接以第二語或目標語(target language)來溝通或教學。傳統的文法翻譯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往往過度強調母語在第一語學習時的重要性,並且過於強調文法知識(linguistic knowledge)的記憶。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常常無法有效地運用所學的字彙或文法知識來溝通。直接教學法特別針對文法翻譯法的缺點,從一開始就很重視學生聽說口語溝通能力的培養,拒絕填鴨式的文法規則教學,強調語言的自然學習。因此,本教學法又叫做Anti-grammatical Method。

教學原則

直接教學法認為第二語學習要成功就要遵循母語(第一語)的學習模式。因此,就聽說讀寫的學習順序而言,直接教學法的支持者強調學習第二語時,聽說能力的培養應優先於讀寫能力的培養(我們學習母語時,也是先學會聽說,再去學習文字的讀寫)。也就是說’學生對一個字的發音很熟悉之後,老師才讓他們學習如何認字閱讀和書寫。因此對直接教學法來說,四種語言技巧的學習順序應該是:聽→說→讀→寫。精確發音的養成在一開始就很重視,若同時強調四種技巧的練習’將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困擾。這樣的思考也表現在課堂活動的操作上,如聽寫活動(dictation)是直接教學法常用的教室活動之一。老師會要求學生在“寫”之前,先專心聽一次內容;念第二次時再寫下
他們所聽到的課文內容。此外,為了讓第二語學習環境更接近母語學習環境,直接教學法還對課堂教學提出了三點具體建議。第一,課堂中禁用母語。母語學習者因為沒有其他語言的干擾’母語的學習才能如此成功。因此,直接教學法的支持者認為第二語的學習也應將學生其他語言(母語)的千擾減到最低:老師不用母語來解釋、翻譯或分析。若老師允許學生遇到溝通困難時就依賴母語,那就剝奪了學生學習以第二語溝通的機會。第二,就文法而言,外語學習應避免文法規則的解釋或記憶’因為在母語的學習環境
中’即使不特別去記憶或是分析文法規則,也能從單純的自然接觸中習得母語的文法規則。因此,在學習第二語時,老師也應以同樣的方式介紹文法:
●提供學生大量的範例(examples)和語料(inputmaterials)’讓學生自然而然從每天所接觸的語料資訊中直接歸納出文法(inductive way of learning grammar)。第二語學習者的文法或字量有限,並不代表他們的認知能力也受限。他們也可以和母語學習者一樣去歸納學習第二語的語法。
●老師在課堂上不分析或說明文法,因為文法一旦以“規則”(ruIes)的形式儲存在學生的記憶中後,學生就無法在“文法”和“意義”之間作直接的連結(directassociationbetweenlanguageformandmeaning):當第二語學習者無法在所習得的文法和意義間作直接的連結時’所學到的知識便無法自動轉化成為溝通過程中立即可用的資源。
第三,本教學法對單字的重視遠遠勝過文法。在單字教學時,老師不會僅以“單字表”(discretevocabularylist)的方式呈現字彙,且會儘量將單字呈現在有意義的句子或段落中。這樣,學生才能將單字的自然使用情境一併記憶在腦海中;唯有將單字儲存在他們的“活用字型檔(activevocabulary)中”,才不會成為一堆看到時認得,但是沒辦法立即用在溝通過程中的零碎(消極)字彙(passivevocabulary),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老師應隨時注意學生是否能正確地把單字套用在完整的句子中。

老師的角色

老師雖然主導了大部分的課堂活動,但他們在教室中扮演的角色,卻是學生的夥伴(partner),而非權威的指導者。基於這樣的角色,教室中問題的答案可同時來自老師和
學生:某個學生有疑問時,老師可以選擇自己回答或把問題丟給其他學生(student-to-studentorteacher-to-studentinteraction)。此外,由於本教學法中,老師禁止使用母語。在學生有疑問時,老師儘量以示範代替解釋或翻譯。這意味著老師要有極佳的創意、豐富的想像力、表達能力、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更要有足夠的活力隨時在課堂上應付學生的疑問。當學生犯錯的時候,如果學生自己沒有察覺錯誤或不知如何訂正,老師會立即提供學生正確答案。
替解釋或翻譯。這意味著老師要有極佳的創意、豐富的想像力、表達能力、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更要有足夠的活力隨時在課堂上應付學生的疑問。當學生犯錯的時候,如果學生自己沒有察覺錯誤或不知如何訂正,老師會立即提供學生正確答案。

對學生錯誤的態度

在套用本教學法的教室中,學生的錯誤都會“立即”被更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教學法中,錯誤訂正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供;當學生犯錯時,老師可以有以下兩種選
擇:(一)“明示”學生錯誤之處,讓學生自行訂正:(二)老師直接訂正。老師直接更正時,要儘量不只是針對犯錯的學生,而是帶著全班針對犯錯處做練習。在讓學生自行
訂正時,老師可以套用以下的技巧來明示學生的錯誤:

●提高犯錯處的語調;
●重複學生的句子,但是在錯誤處之前停下來;
●讓學生在正確答案和所犯錯誤間做選擇。

評量方式

直接教學法中沒有明確的說明最適合本教學法精神的評量方式。但是有鑒於對聽說技巧的重視,口頭訪問、對話或聽講練習都是可以套用在直接教學法中的評量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