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巴人

盧巴人亦稱“巴盧巴人”。有50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沙巴大區、基伍大區南部和東開賽大區東南部,另有2萬多人分布在尚比亞。盧巴人歷來從事熱帶鋤耕農業,主要種植木薯、玉米、稻穀、咖啡和棉花等,兼事狩獵、捕魚、採集和小型畜牧業。

盧巴人

正文

中非薩伊民族之一。 亦稱“巴盧巴人”。有50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沙巴大區、基伍大區南部和東開賽大區東南部,另有2萬多人分布在尚比亞。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包括三大支系:沙巴大區的巴盧巴-尚卡吉人、東開賽大區的巴盧巴-班博人、 沙巴和基伍毗連地區的巴盧巴-亨巴人。通用奇盧巴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是中部非洲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之一。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相信萬物有靈,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見原始宗教)。近代以來,很多人信奉天主教。
班圖人(見班圖尼格羅人)大遷徙過程中,盧巴人作為西班圖人中的一支,由赤道以北地區遷到剛果河上游一帶。14~15世紀建立盧巴王國,至18世紀末,王國疆土曾擴大到坦噶尼喀湖西岸。19世紀末受比利時殖民統治。經歷長期民族解放鬥爭,於1960年同國內其他各族人民一起贏得國家獨立。
盧巴人歷來從事熱帶鋤耕農業,主要種植木薯玉米、稻穀、咖啡棉花等,兼事狩獵、捕魚、採集和小型畜牧業。剛果河上游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隨著開礦工業的發展,盧巴人構成了當地產業工人大軍的主體,同時形成了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也產生了本國的知識分子。
盧巴人的社會基層組織結構鬆散。父系氏族制的影響很大,按父系續譜和繼承。婚姻實行一夫多妻制。有寡婦內嫁和妻姊妹婚習俗。木雕造型等實用藝術別具風格,民間文學、敘事組詩等豐富多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