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福路國小

盤福路國小

廣州市越秀區盤福路國小,位於廣州市城北的盤福路七號。其前身是廣州市市立第二國小,創辦於1945年,為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廣州市教育局籌辦中國小開學、接收日偽辦的廣州市第49國小改名而成的。2008年,盤福路國小、雙井街國小與東風西路國小合併成新的東風西路國小。

基本信息

學校歷程

盤福路國小位於 廣州市城北的盤福路七號。其前身是廣州市市立第二國小。創辦於1945年,為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廣州市教育局籌辦中國小開學、接收日偽辦的廣州市第49國小改名而成的。校址設在中山五路雨帽街鄧家宗祠。校長羅潔蘊,教職員陳慧良、胡佳儀等16人,接收時,學生僅有幾十人,隨著逃難往各地的廣州人返市,學生迅速增至三百多人。學校遂設8個班,為六年制國小。當時教育經費拮据,校舍簡陋破舊,幸得教職工勤勉工作,學校教育工作才頗有名望。

1948年,鄧氏家族為照顧其子弟就讀中學,收回鄧家宗祠開私立高密中學,市立第二國小只好遷往現址。其時,校舍為抗戰前的舊式廠房,破爛不堪,四周是荒涼的草地,辦學條件極為惡劣。而當時時局忙於內戰,所撥教育經費少得可憐,師生們含辛茹苦,學校才得以勉強維持。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廣州市教育局立即接受市立第二國小,改名為廣州市北區第三國小;任命吳鈞沂同志為校長,投入經費,馬上著手學校建設。平整操場、修葺校舍,綠化校園,對貧困兒童實行免費入學,教育教學工作迅速走上正軌。即使是1950年3月美帝國主義飛機轟炸廣州市區,學校們仍堅持上課。全校教職工意氣風發,同心奮鬥,回響黨的號召,積極投身宣傳社會主義,愛國衛生,迎接南下解放海南島的解放軍部隊活動和掃盲運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至1955年,學校增至11個教學班,學生500多人,1956年,廣州市城區劃分為越秀、東山、荔灣、海珠四個行政區,北區第三國小位於越秀區,遂改名為越秀區第三國小,次年更名為越秀區盤福路國小。1956年至1963年,盤福路一帶城建發展迅猛,住戶劇增,學生入學驟增,盤福路國小原校舍不敷使用。全校同仁同心協力,迎難而上,採用二部制和向越秀區少年之家,二十七中借用課室的方法,堅持教書育人。市教育局也迅速投入二十萬元,建造新教學大樓。1964年,占地約1000平方米的四層教學大樓落成投入使用。自此,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領導下,在歷任校長吳鈞沂、黎淑儒、黃偉昌、梁連香、潘蕙而、冼學恆、嚴雪梅、李建華的主持下,在全校教職工的努力下,盤福路國小發展成擁有36個教學班,約1700學生,四十多教職工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六年制國小。

十年動亂期間,學校改名為歐陽海戰校。

1978年,廣州市試行中學下放區教育局管理,盤福路國小被撤銷,改為廣州市第69中學。1980年,中學收回由廣州市教育局管理,盤福路國小得以恢復。越秀區教育局組成李健華為校長,陸云為副校長,吳敦偉為教導主任的領導班子,著手學校復辦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給盤福路國小復辦工作注入了活力。越秀區教育局不斷增加對盤福路國小的投入,修葺擴建校舍,活動場地,增添設施設備,增配教師,學校工作越來越火紅。及後,再經以李玉珍,陳可仰、黃曉蓉、徐曉芳、甄艷瓊等校長和全體教職工的努力,盤福路國小不斷發展,成為設施設備較完善,師資力量較雄厚,教育教學質量較高的一所學區中心國小。盤福路國小校園整潔,綠樹婆娑,四季花開。校門兩側鬱鬱蔥蔥,校內“綠園”鳥語花香,游泳池裡銀光閃閃,60米跑道綠樹成陰,教學樓布局合理,教輔室設備完善。學校占地面積477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340平方米。

學校在區政府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綜合改造,使學校環境更為優美,教學設定步入現代化。學校現有標準教室23個,教學專用室20個,分別是:自然實驗室、儀器室、計算機室、計算機語音室、美術室、音樂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少先隊部室、展覽室、科技活動室、勞技室、軟體製作室、綜合檔案室、舞蹈室、心理輔導室、計算機多媒體多功能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藏書室、生物園。學校還按照信息化工程的標準,為每個教室設定了教學平台,使計算機、電視機、錄音機、視頻展示台等四機進課堂,還建設了校園網。如今在教學中,教師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學科達100%,覆蓋70%的課時,達到教學手段現代化。學校在2003年4月被評為“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 2004年6月被評為“廣州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一切都變了,唯獨校徽依然 一切都變了,唯獨校徽依然

科學創新教育是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積極開展科學創新教育活動,利用班、校會、少先隊活動、思想品德課,組織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創新精神。每年5月舉辦科學創新活動月。在活動月中,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小發明創造、生物百項論文、無線電測向和製造、中國象棋是學生喜愛的項目,也成為同學們施展自己的才能,增長自己見識的場所。學校還利用每年的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對學生進行科技環保教育,加強了學生的科技環保意識。因此,學校是區少年宮開展科技教育的重點學校。1998年被評為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先進集體;2002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青少年無線電測向競賽活動先進單位” ;2003年3月被評為“2001~2002年度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學校學生多次在全國、省、市科技創新活動中獲獎勵。

學校行政領導班子團結協助,廉潔務實,有改革開拓精神,帶領教師積極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教師隊伍團結融洽,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學校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制訂各學科科研課題,學習教學理論,開展崗位練兵,撰寫教學論文,大大促進了學校各科教學質量的提高,2000年在越秀區教育局三年素質教育與辦學水平的評估工作中學校被評為優秀等級,2004年12月再次被評為三年素質教育辦學水平優秀學校。是“越秀區素質教育實驗學校 ”。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關於體育工作的法規,全面開展體育運動,堅持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每年舉辦學校體育節,使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是廣州市游泳、射擊傳統項目學校 ,學校游泳隊、射擊隊為體育運動學校輸送了大批好苗子,游泳競賽成績在歷年的區比賽中均名列前三名。學校已經成為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校風良好,質量穩定的學校。2002年12月學校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3年5月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

今日風采

2008年7月,區教育局為了暫時緩解學校占地面積的不足,對廣州老城區的一些“麻雀學校”進行了合併。(現東風西路國小就是由原東風西路國小、盤福路國小、雙井路國小和流花路國小合併而成。)

(相關新聞)東風西路國小分四校區管理

08年04月29日 07:29來源: 廣州日報

越秀區教育局長蔡定基說,為進一步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越秀區加大對國小布局調整力度,7月對東風西路國小、盤福路國小、雙井街國小等學校進行撤併調整。

據透露,合併後的東風西路國小分設四個校區進行管理。2008年東風西路國小招生的地段範圍包括原東風西路國小、盤福路國小和雙井街國小的所有地段範圍。蔡定基說,合併後的東風西路國小將實施師資、場地等教育資源共享,至於三校學生如何分區管理,屬於學校內務,具體計畫還在制訂中。

三校合併 家長能省巨額贊助費

“我們屬於雙井街國小地段生,過去上省一級名校——東風西國小要交5萬元贊助費”,昨日,在媒體工作的徐小姐聽到東風西路國小、盤福路國小、雙井街國小合併訊息,就為自己親戚子弟交贊助費叫冤,“沒辦法啦,誰叫他早出生三年,如果今年上國小,不就能省下這筆巨款。”

據了解,雙井街國小是廣州市普通國小,盤福路國小是廣州市一級學校,東風西國小是省一級名校,三校不僅地理上比較近,而且招生範圍也比較接近。過去,當地家長們拚命擠名校。

(相關新聞)東風西路國小合併兩校未見滑坡 2009-6-30 09:38 大洋網

越秀區試點將東風西路國小與周邊的盤福路國小、雙井街國小進行合併,由於地段較近,合併後採取按年級分不同校區就讀的方式。試點以來,在硬體建設方面,由於原來雙井街國小設施比較陳舊,學校投入近200萬元進行改造,更新教學設施;而管理方面除了校長坐鎮原校區,其他多個副校長輪流到分校區管理,嚴格把關教學。

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試點半年多以來,從小範圍教學質量評估來看,成績沒有下滑,基本達到合併預期目標,“我們可以說東風西路國小原有牛奶沒有稀釋,又注入原來雙井街、盤福路國小的精華,學生開心,家長也比較滿意”。

大事記

盤福校區新貌 盤福校區新貌

2000年10月盤福路國小在三年素質教育與辦學水平的評估工作中,被區教育局督導室評定為優秀等級。2002年被評為“越秀區素質教育實驗學校”, 同年12月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3年被評為廣州市教育裝備和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

1997-1998年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先進集體

1998年廣州市綠色學校

1998年度越秀區教育局環保、綠化、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1999年越秀區綠化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度越秀區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先進單位

2000年10月越秀區教育局三年辦學水平評估優秀獎

2001年廣州市無煙單位

2001年度越秀區教育系統環保、綠化、衛生、後勤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2年6月越秀區一級學校

2002年1月越秀區小學生學習水平測試名列前茅

2002年6月越秀區小學生"三操"比賽一等獎

2002年5月越秀區小學生中國象棋比賽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2002年12月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盤福校區新貌 盤福校區新貌

2012年2月,東風西路國小盤福校區主教學樓拆除重建,原有學生分流到原來的功能室以及雙井校區(五年級)等其他校區。

2012年7月盤福路西側盤福校區重建工地內發現宋代水井和明清河岸遺存。配合東風西路國小盤福校區建設工程,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東風西路國小盤福校區建設工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後回填。

盤福路國小 盤福路國小

其他信息:

地址:盤福路7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