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是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世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針對監事會制度在近年來頻發的公司治理事件中表現不佳的現實,以及理論界對監事會制度“取消說”和“加強說”的爭論,《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基於歷史事實、歷史經驗以及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踐證據,以制度演進過程中的路徑依賴、制度互補與戰略認同性為問題著眼點,以實證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為手段,依據國內外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探討了中國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問題。在研究內容上,《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通過對德國、美國以及日本三個典型國家內部監督模式的比較制度分析,構建了評判監事會治理有效性的理論模型,並據此驗證了中國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之上,歸納總結了影響監事會治理有效性的要因,解析了監事會的本原性質、作用機理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的創新問題。《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不但適合從事公司治理教學與科研的廣大學者、高級管理人員和政府監管部門、證券交易所等機構閱讀、參考,以深入思索監事會治理問題,而且對公司治理、企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學習也必將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王世權,管理學博士,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師從著名公司治理專家李維安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組織理論與組織治理。近年來圍繞著監事會治理、利益相關者治理與大學治理等前沿問題展開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相關成果被《新華文摘》等權威雜誌和媒體多次轉載,獲得省部級等各類獎項10餘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監事會治理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視角與思路

1.3 研究方法與主要創新

第2章 監事會治理:內涵界定與文獻回顧

2.1 監事會治理的內涵界定

2.2 監事會治理的文獻回顧

2.3 監事會治理理論的研究趨勢及啟示

第3章 內部監督制度的有效性原理:基於比較制度分析視角

3.1 比較制度分析的制度觀及其關注的焦點

3.2 內部監督制度的生成與演進:一制多式與路徑分叉

3.3 內部監督制度的有效性原理:比較制度分析的經驗與啟示

第4章 中國監事會治理的有效性:理論分析及假設

4.1 監事會治理的正當性:歷史的路徑依賴與戰略認同性

4.2 監事會治理的互補性分析及其假設

4.3 監事會治理的經濟合理性及其假設

第5章 中國監事會治理有效性的實證檢驗

5.1 數據來源及樣本公司的數據特徵

5.2 監事會治理指數設計與檢驗

5.3 監事會治理與董事會治理互補關係的假設檢驗

5.4 監事會治理的經濟合理性假設檢驗

第6章 中國監事會治理有效性的影響要因:機制與行為、制度特徵和股權因素

6.1 監事會治理的機制與行為因素

6.2 監事會治理的制度特徵因素

6.3 監事會治理的股權因素

第7章 監事會的本原性質、作用機理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創新

7.1 監事會的本原性質:監督制衡與參與機制

7.2 監事會的作用機理:以財務和業務監督為媒介的監督制衡

7.3 監事會治理有效性提高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支持

7.4 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創新:引入符合本原性質的監事會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