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六和如意爐

盛世六和如意爐

《盛世六和如意爐》是景泰藍大師張同祿從藝五十周年紀念作品,高66cm,寬48cm,包含大小部件400多個,複合景泰藍、金屬鑄鏨、花絲鑲嵌、玉雕、百寶嵌5大工藝門類,先後共300多道工序全部手工製作而成。其景泰藍主體部分,先後10次入窯、使用釉彩30多種、掐絲長度達500多米,鑲嵌各種天然寶石164顆,其選材之精、工序之繁、技術之難、耗費之甚、苛求之嚴,再現了“華縟之極、無上之品”的御器工藝,代表著當今景泰藍工藝的最高水平。

盛世六和如意爐——張同祿大師從藝五十周年紀念作品

張同祿大師從藝五十周年紀念作品——盛世六和如意爐張同祿大師從藝五十周年紀念作品——盛世六和如意爐

號稱“當今景泰藍第一人”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內景泰藍行業的領軍人物張同祿新作《盛世六和如意爐》在京面世。據張同祿大師稱:這件作品為紀念自己從事景泰藍藝術五十周年而特別創作的,是繼《鳥杯》之後張同祿的又一代表性力作。
《盛世六和如意爐》高66cm,寬48cm,包含大小部件400多個,複合景泰藍、金屬鑄鏨、花絲鑲嵌、玉雕、百寶嵌5大工藝門類,先後共300多道工序全部手工製作而成。其景泰藍主體部分,先後10次入窯、使用釉彩30多種、掐絲長度達500多米,鑲嵌各種天然寶石164顆,其選材之精、工序之繁、技術之難、耗費之甚、苛求之嚴,再現了“華縟之極、無上之品”的御器工藝,代表著當今景泰藍工藝的最高水平。
張同祿表示:《盛世六和如意爐》是其從事景泰藍製作50年來比較滿意的代表性作品。構思3年多時間,十易其稿,反覆推敲,凝聚了畢生的功力和數年的心血。我已年近古稀,《盛世六和如意爐》圓滿完成,足以讓我欣慰和自豪,衷心希望景泰藍藝術不斷發揚光大。

張同祿大師作品-鳥杯張同祿大師作品-鳥杯

景泰藍——廟堂重器皇家專寵
景泰藍,又名“掐絲琺瑯”,在中國泱泱數千年的工藝美術發展史中,以其變化多姿的敦厚造型、精湛嚴謹的紋飾技巧,金壁輝煌的迷人色澤,動人心弦的華美氣韻,流光溢彩的藝術韻律和獨樹一幟的民族風格,成為載譽世界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其誕生日起,一直是紫禁城皇家寶庫中最神秘的珍品,是明清兩朝七百年不外傳的最高機密。即便是在皇室用品中,景泰藍地位也是最為高貴的,一直是祭天祀祖禮器、殿堂陳設重寶,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底下全部用瓷器,皇帝偶爾把它賞賜給大臣,王公大臣以家裡能擺件景泰藍而炫耀恩寵和尊貴。因此,景泰藍號稱“比珠寶玉石更珍貴”,唯富貴有德者有之。
景泰藍名滿天下、貴比珍寶是因為其材質的貴重和工藝的繁難。一件景泰藍精品,以紅銅為胎(銅在古代是鑄錢用得貴重金屬之一),用礦物質釉料燒成五彩花紋,並以寶石、金絲鑲嵌,必須經過鑄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100多道工序協同配合、精工細作,凝聚了造型、繪畫、雕刻、鑲嵌等多種技藝之精華,景泰藍可以說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自有之日起,直到清初都被宮廷壟斷,基本只在大內製作,為皇家所專寵,成為存世稀少的收藏品種。如今全世界僅有幾千件流傳下來的真品,國內民間很難見到。因此,身價一直不菲。十年浩劫後,國內遺存民間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藍幾乎蕩然無存。稀少的存世量與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反差和增值空間。
近年來文物回流,景泰藍珍品器具日漸受到國內藏家的關注,在拍賣會中也屢創新高。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明景泰御製掐絲琺瑯纏枝番蓮蓮蓬盒”成交價1057萬港幣。2008年上半年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對兒“清乾隆掐絲琺瑯胡人像”拍賣成交價達到6500多萬元。而2009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琺瑯器均創出拍賣佳績,清乾隆“御製銅胎掐絲琺瑯春壽寶盒”一對以1150萬港元拍出,清乾隆“御製銅胎掐絲琺瑯海水雲龍圖八方瓶”以700萬港元價格成交。中貿聖佳春拍會中,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多穆壺”,以9072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了中國琺瑯器拍賣的世界紀錄。當代大師的作品拍賣價格也創出天價,國寶級的景泰藍大師張同祿的作品更是一件難求,其早期作品“作龍花熏”在2006年以1100萬天價拍出。

張同祿——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景泰藍第一人

張同祿——延續七百年皇家血脈,創新時代盛世經典
張同祿大師生於1942年,從藝五十多年,是當今景泰藍行業中唯一的全面掌握創作設計、全部生產工藝技術、管理的專家。其作品清逸新穎、超凡脫俗、題材廣泛、造型多彩多姿,他以奇妙的構思、和諧的釉色變化不斷地超越傳統,使作品風格古雅而又富於時代韻味,並以新、巧、俏、美、雅及強烈的時代感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繼承和發展了景泰藍藝術,賦予景泰藍這一民族之花、國之瑰寶以新的生命,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業內人稱“當今景泰藍第一人”、“琺瑯張”,其作品更被行業協會命名為“張氏景泰藍”。
張同祿大師歷經建國後景泰藍工藝發展的跌宕沉浮,始終勤奮不懈、矢志堅守,尤其是在景泰藍與多種工藝結合產品的探索中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其代表作品幾乎都是多種工藝結合的作品,張同祿大師說:“我們這一代工藝美術工作者應該說是幸運的,趕上了中華五千年歷史中難能可貴的盛世,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和平安寧。普通老百姓盼望了幾千年的“福、祿、壽、喜、財、康寧”今天變成了現實的生活圖景。如今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最終目標不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幸福平安、事業順利、生活富足、家庭美滿、健康長壽的好日子嗎?面對盛世,我們應該學會珍惜,學會感恩。盛世應該出重寶,我懷著虔敬感恩之心,精心製作《盛世六和如意爐》這一複合多種工藝、難度極高的作品,以延續700多年皇家藝術的血脈,為中華盛世的泱泱風度添一道色彩。”

盛世六和如意爐盛世六和如意爐

盛世六和如意爐——大師潛心三年,十易其稿,鑄就傳世重器。
盛世六和如意爐巧妙融合“和文化”和“福文化”,以“和”統“福”,小中見大,直指民心,以“福、祿、壽、喜、財、康寧”為主題紋飾,在中國傳統“五福”文化之上演繹“盛世六和,吉祥如意”。
“盛世六和如意爐”為六方鼎式熏爐,高66cm,寬48cm,由蓋、頸、腹、足、翼幾部分組成,整體造型從上到下分為16個層次,雄偉碩大,氣勢磅礴,方中寓圓,線條流暢而不失莊重,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而不失典雅,尤其是雙翼的飛龍,不僅將爐身的體量放大,增加堂皇之氣,而且深具動感和力量,滿蓄升騰之氣。通體上下共20層紋飾,雲福紋、寶相花、福蓮紋、萬字紋相互環繞,寓意“金資寶相,萬福連年”。爐身主題紋飾分別為“福兆山河”、“祿冠天下”、“八寶獻壽”、“吉慶雙喜”、“四時聚寶”、“萬世康寧”,表現“福、祿、壽、喜、財、康寧”六大主題,充滿祥和、安康、平安、如意的氣氛。
張大師充分利用對稱、聚合等造型方法,合理布局,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的欣賞空間,同時巧妙的暗合兩儀、三才、四象、六吉祥、十二月令,兩翼飛龍暗合“陰陽調和”,三象鼎立暗合“天地人和”、四龍戲珠暗合“風調雨順”,爐高66、爐身六方暗合“六吉祥”,爐頸束腰裝飾12枚瑪瑙,暗合一年12月“月月平安”,通體36福,暗合“周天福佑”,45朵寶相花,暗合“九五之尊”,中國的傳統數字有神鬼莫測之機,蘊涵天地之變,其中機巧變化,意味深長。主題紋飾“福、祿、壽、喜、財、康寧”的布局也充滿了哲理。前“福”後“祿”,正面“財、福、壽”,開門見福,財積福,福添壽;背面“喜、祿、康寧”,先成家添喜、再立業晉祿、後盡享安康。人生也是如此。
在製作工藝上,“盛世六和如意爐”由大小400多個部件組合而成,集合景泰藍、花絲鑲嵌、金屬鏨刻、玉石雕刻、百寶嵌等各種手工藝於一體,先後300多道手工工藝精製而成,是多種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為了體現盛世堂皇之氣,非常大面積的使用了鍍金、嵌寶等裝飾工藝,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珠光寶氣,尊貴典雅。通體鑲嵌天然翡翠、綠松石、青金石、孔雀石、瑪瑙珊瑚、紫晶、等10大類共164顆天然名貴寶石,每種寶石的寓意與配色與福、祿、壽、喜、財、康寧”的主題相互匹配,爐蓋鑲嵌精工雕刻的翡翠玉牌,以盤長連線雙福、雙葫蘆、雙鶴、雙蝶、雙魚、雙清,與“福、祿、壽、喜、財、康寧”分別對應,保證了主題的統一,形成工藝和材質的多樣性。
《盛世六和如意爐》的確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精工細作:掐絲精細,釉質平實,其釉彩以寶藍、湖藍為基調,雜以紅、黃、綠、紫、黑、白等30多種彩料,在藍色的沉穩襯托下,色彩繁而不亂,華而不俗,一洗傳統景泰藍色彩表現單一的不足。
工藝難度就是價值尺度。據張同祿大師說:“景泰藍業內有句行話“一方勝十圓”,方形器皿是景泰藍製作中難度最高的,六方形制決定了無論制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所有工序都必須百分之百全部手工製作。再加上“盛世六和如意爐”體型碩大,掐絲繁密,掐絲長度超過500多米,尤其不易,一件成品從制胎開始到完成最少需要近300多天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