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犀鳥頭

盔犀鳥頭

盔犀鳥頭是指盔犀鳥的頭胄(胄是盔的意思)部分。現狀是瀕危物種,為華盛頓公約(CITES)一級保護物種。盔犀鳥頭因其頭骨像頭盔,且頭胄部分為實心,材質同象牙般易於雕刻,自古以來是製成的各種工藝品上佳材料,一直是被廣為收藏的藏品。

形態特徵

按字面解釋為盔犀鳥的頭胄(胄是盔的意思)部分。盔犀鳥屬瀕危物種,為華盛頓公約(CITES)一級保護物種,主要分布在緬甸南部、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等地500米以下的低海拔森林中。盔犀鳥頭因其頭骨像頭盔,且頭胄部分為實心,材質同像牙般易於雕刻,自古以來是製成的各種工藝品上佳材料,一直是被廣為收藏的藏品。盔犀鳥頭的製品有:鼻煙壼、皮帶扣、手串、戒指,還有直接雕刻上小動物或山水人物,因頭胄色澤外紅內黃,故被稱為鶴頂紅。

價值

關於盔犀鳥頭製成的工藝品價值,很多喜歡收藏的藏家是這么說的:“鳥頭這東西貴得很,在收藏圈裡都不是一般人能碰的。”而在盔犀鳥頭的工藝品中,屬直接雕刻於其頭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最為珍貴,而價值可媲美一般象牙雕刻品。

鶴頂紅

一般的鳥類頭骨皆為中空,無法雕刻,而盔犀鳥的頭胄部分為實心,且外紅內黃,質地細膩,易於雕刻,堪比象牙。盔犀鳥的頭胄之所以被稱為鶴頂紅,並非因出產地命名,而是東南亞藩屬國作為貢品進貢的頭胄,無人知曉該鳥形態,便將其冠以“仙鶴”之名。恰因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多有以“仙鶴”為圖案,這種“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賦予其中,取其色澤紅艷之故,故稱鶴頂紅。可製成鼻煙壼、皮帶扣,雕刻小動物或山水人物藝術品。尤其直接雕刻於其頭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態美妙無比,非一般象牙雕能媲美。亦有將其雕刻為手串、戒指等的。

鶴頂在元代已入中國,但廣為國人所知則是鄭和下西洋之後。因出產國多以為貢物,故典制不僅在貢國下列出,且還規定了正式的回賜價格。朝廷的官員多用於制杯、腰帶等以資賞玩。明中葉後國力漸漸減弱,出產國不再進貢,因此鶴頂紅逐漸變的稀少,因而更加貴重;至清初實施海禁政策,與產地貿易斷絕,在中國遂至絕響。

隨著收藏升溫,地下貿易屢禁不絕,盔犀鳥作為瀕危物種,生存面臨極大壓力。

賣盔犀鳥頭是什麼罪

盔犀鳥頭與賣象牙、犀牛角一樣,是國際貿易中被禁止的製品,賣盔犀鳥頭屬販賣珍稀野生動物工藝製品案件,其罪行根據《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