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這張“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腹壓增大(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經常漏尿使內褲有一種洗不去的難聞氣味,更嚴重的可能需要用護墊,給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基本信息

盆底肌肉概述

盆底肌肉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這張“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
腹壓增大(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經常漏尿使內褲有一種洗不去的難聞氣味,更嚴重的可能需要用護墊,給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吊力”不足,還可以表現為盆底臟器脫垂(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大便失禁。常有中老年人是因發現外陰有腫物脫出,才到醫院就診的。但由於就診太晚,脫垂程度較嚴重,往往錯過早期康復治療的時機,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和子宮脫垂等,是盆底肌薄弱遠期的影響,而性生活質量下降,則是近期的主要影響。這在產後婦女中尤為多見。有相當部分產婦出現陰道前後壁輕度鬆弛、脫垂、興奮性下降等,加上產後激素變化,陰道黏膜乾澀和菲薄,會陰傷口恢復欠佳,直接影響性生活質量。
斯坦芬尼·布勒解釋說,盆底肌肉就像一條彈簧,將恥骨、尾椎等連線在一起。它圍繞在尿道、陰道和直腸開口的周圍,支撐著盆腔和腹腔器官,還會協同作用於膀胱、腸和性功能。因此,盆底肌肉和性功能、排尿功能等都有密切聯繫。
人們總以為,年齡是導致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其實不然。感染、炎症或外傷,才是讓盆底肌肉組織發生變化且越來越“松”的關鍵。生育後的女性不及時鍛鍊、男性接受了前列腺癌手術,都會使盆底肌肉鬆懈。肥胖者,喜歡提重物或是站姿不好的人,也會過度牽扯盆底肌肉,使其不再緊緻、有力。

康複方法

女性盆骨及盆底肌肉女性盆骨及盆底肌肉
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主要有盆底肌鍛鍊,生物反饋療法及電刺激療法,可以使受損傷的肌肉、神經得到真正的糾正,具有長期療效。
在歐美及日韓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已經普及了盆底肌肉評估、生物反饋訓練和電刺激治療,對產後42天的婦女常規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從而大大的減少了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喚醒盆底的神經及肌肉,使陰道更好的回覆到緊縮狀態,從而提高性生活的質量、快感及高潮。
盆底評估與生物反饋訓練療法是通過引導表面肌電圖和引導尿道收縮壓的測定,反饋顯示為肌電圖或壓力曲線,通過影響顯示及聲音提示,使患者更清楚、更直觀地了解自身盆底肌功能狀態,並參與到治療當中。結合個體化電刺激治療,可喚醒、激活盆底肌,加快產後陰道及盆底肌張力和彈性的恢復,對預防和治療產後陰道脫垂及鬆弛、尿失禁等盆底障礙性疾病有不錯的效果。
“盆底防治”不僅僅是盆底評估與生物反饋技術,患有壓力性尿失禁的肥胖女性,可減少體重5%-10%,尿失禁的次數將減少50%以上。

預防盆底肌肉鬆弛

提肛運動的功效

經過媒體多年宣傳,現代人大多都知道了提肛運動。“它能改善男性勃起,提高女性的性感知力,治療便秘、尿失禁,還能延遲性慾衰退。但不是隨時都能練。”斯坦芬尼·布勒說。

提肛運動的缺點

嚴重便秘脫肛者,感覺下體疼痛、晚上頻繁起夜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放鬆訓練,直到症狀都消失後才開始提肛運動。不然,不僅是效果不明顯,還會因為肌肉敏感性增加而加劇症狀。練習過程中若不適症狀反覆出現,也應暫停。

14周訓練法

在採訪中,斯坦芬尼·布勒還推薦了一套完整的盆底肌肉訓練法,需要14周。
第1、2周,包括三組動作:緩慢收縮並放鬆盆底肌肉,一收一放為一組,每組維持10秒,每天練習3次,每次10組;快速收放,每組2秒,每天練習3次,每次10組;儘可能久地收緊盆底肌肉,每天一次,每次10—30組。
第3—6周:臀部向外轉動;儘量將臀部往上提;扭胯,使之儘量向一側傾斜。以上三組動作每天練習一次,每次10—30下。
第7—10周:站立,緩慢收放盆底肌肉;站立,快速收放盆底肌肉;兩腿分開,與肩同寬,緩慢收放盆底肌肉;兩腿分開,相當於肩寬的兩倍,緩慢收放盆底肌肉;在收放盆底肌肉的同時,完成起立、下蹲的動作。以上動作每天練習一次,每次5—10下。
第11—14周:提肛時小步跳躍;提肛時大步跳躍;提肛時大步衝刺跑。以上三組動作每天練習一次,每次10下。

產後恢復

盆底肌肉訓練盆底肌肉訓練
產後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於擴張而失去彈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纖維斷裂。產後如果能夠堅持運動,盆底肌肉可以恢復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不能恢復原狀。

產後盆底肌肉康復的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縮能力、預防和治療PFD、改善性生活質量。1940年,Arnold Kegal醫生提出了Kegal訓練法以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減少尿失禁的發生。在此基礎上輔以生物反饋技術、電刺激等技術,大大提高盆底康復治療的治療效果。
盆底肌鍛鍊法

盆底肌肉鍛鍊(PFME),又稱為Kegal運動。方法為做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s,然後放鬆。連續做15~30min,每日進行2~3次;或每日做PFME150~200次,6~8周為1個療程。盆底肌肉訓練需兼顧5個方面:①強度,肌肉收縮可以產生的最大張力;②速率,最大張力和達到最大張力所需時間之比;③持續時間,肌肉收縮可以持續或重複的時間長度;④重複性,可以反覆收縮達到一定張力的次數;⑤疲勞,維持肌肉收縮達到要求或預期張力產生疲勞。Ⅰ類纖維訓練,主要針對力度、持續時間和重複性這幾個方面;Ⅱ類纖維訓練,主要針對力度、速率和疲勞這幾個方面。
盆底肌肉電刺激

電刺激能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喚醒部分因受壓而功能暫停的神經細胞,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電刺激是通過刺激尿道外括約肌收縮,通過神經迴路進一步增強括約肌收縮,加強控尿。電刺激神經和肌肉,興奮交感通路並抑制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縮能力,降低逼尿肌代謝水平,增加膀胱容量,加強儲尿能力。電刺激治療是手術後促進神經功能康復的積極手段,能被動鍛鍊肌力,預防肌肉萎縮,使神經恢復功能。電刺激是通過鬆弛盆底肌來緩解因肌痙攣引起的疼痛,直接誘導治療性的反應或者調節下尿路功能的異常。
盆底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治療通過肌電圖、壓力曲線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動的信息轉化成聽覺和視覺信號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訓練,並形成條件反射。它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縮,並對這種收縮活動進行改進和糾正。生物反饋方法包括肌肉生物反饋、膀胱生物反饋、A3反射、場景反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