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道堅

皮道堅

皮道堅,1941 年生於湖北。1981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研究生班美術史論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西安美術學院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湖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湖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館“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學術委員會委員,廣州藝術博物院學術委員會特聘研究員,廣州大學城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藝術學會(美國。紐約)學術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生平

80年代曾參與創辦及編輯《美術思潮》,任編委、副主編。1988年被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1992 年調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曾先後任美術系副主任、主任,美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現為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西安美術學院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湖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湖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館“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學術委員會委員,廣州藝術博物院學術委員會特聘研究員,廣州大學城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藝術學會(美國?紐約)學術委員。

作品及成就

著作

出版有論文集《當代美術與文化選擇》,專著《 楚藝術史》、《楚美術圖集》,主編有《90年代中國實驗水墨》、《黑白史》、《中國水墨實驗20年》、《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鑑賞》等著作。

畫展

為“92年廣州藝術雙年展”學術總監、93、94及95年度“美術批評家提名展”(北京)提名批評家、“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北京)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北京)學術評審委員、96年“走向21世紀的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研討會”(廣州)學術主持、“97中國藝術大展?中國畫展”(上海)藝術主持。2000年主持中國佛山國際柴燒研討會。2001年應邀為廣東美術館策劃大型水墨藝術展“中國?水墨實驗20年”並主持學術研討會。2002年主持“第一屆中國佛山現代陶藝國際研討會”和“2002中國佛山國際陶瓷論壇”、策劃“水墨新紀元”當代水墨畫兩岸交流展(台北)。2003年策劃並主持第一屆深圳美術館論壇“共生與互動——中國當代藝術與批評”學術研討會。2004、2005年策劃“水墨生活——國際水墨大展”(中國台灣、大陸與美加地區巡迴展)、“實驗水墨回顧:1985——2005”展(深圳)。

職務與論文

皮道堅 別名松實,湖北嘉漁人。擅長美術史論。1979年入湖北藝術學院研究生班專攻中國美術史,畢業後留校任教。湖北美術學院史論教研室主任。論文有《從我國山水畫的發展看民族審美意識》、《對想像力的偉大召喚》、《也談中國的視覺革命》等。

社會評價

幾乎是與一場關於中國水墨畫命運和前途的激烈而持續的爭論同時, 劉一原用20餘年時間(從1986年至今)的埋頭鑽研、辛勤耕耘,為中國美術批評界提供了一批可從眾多角度和層面闡釋的水墨性“文本”。他繼承了中國山水畫“因心造境,以手運心”的傳統,又不落前人筆墨與山水畫圖式的窠臼,確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 心象風景”敘事風格。與“山水”相對應的“風景”一詞,極易引人聯想起西方的繪畫傳統,事實上劉一原20餘年上下求索的藝術實踐,走的也正是一條“以西潤中”的道路。已有不少批評家從各自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在劉一原的“ 心象風景”中發現了新的意義,這充分表明劉一原的這批脫胎於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水墨藝術作品成功擺脫了近代以來中國畫藝術之“意義的循環“,成為當下文化語境中耐人尋味的意義表達。 劉一原在追求表達因現代科技和人文引發的種種思緒與困惑的同時,也成功地實現了其藝術語言的自然轉換和繪畫形態的現代嬗變。在當代中國畫壇,很少有人像劉一原這樣一步一步從對中國傳統山水畫法的抽象提煉而順理成章地達到純粹抽象的、自如表達的境地。正如他前期山水畫的寫實是中國式的寫實一樣,他的“心象風景”中的那些抽象表達所包含的東方文化精神底蘊也依然十分濃郁。 劉一原因此而成為一些關注中國文化當代轉型問題的批評家的研究對象。批評家們感興趣的問題不只是他的繪畫所體現的與中國當下現實緊密關聯的、不同於西方現代繪畫的“另一種現代性”,其實還更多包括他的“心象風景”所使用的敘事手法何以能成為真正具有精神性和觀念性的視覺語言。幾乎所有關於他的評論都提到了他對白粉顏料的創造性使用。可以說劉一原水墨藝術中作為一種語言要素被有意強化的白粉筆痕,既是藝術家精神情感的頑強表現,也是當代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象徵。

--------- 皮道堅(2008年1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