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鏈隔孢病

①原發性肺芽生菌病。 ③系統性芽生菌病。 ④接種性芽生菌病。

概述

皮膚鏈隔孢病是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肺、皮膚、骨骼等的真菌感染。又稱北美芽生菌病。其他地區也有報告。常從呼吸道傳入,吸入孢子可發生感染。通常是肺部和皮膚感染兩種類型。少數可通過血行播散至全身致死。臨床分4型。①原發性肺芽生菌病。可引起肺泡炎,有乾咳、胸痛、低熱、呼吸障礙等。多數自愈,少數轉為播散。②慢性皮膚骨骼芽生菌病。20%~50%有骨損害,預後較好。③系統性芽生菌病。血行播散至全身,有發熱、消瘦、乏力等。④接種性芽生菌病。可自愈。

描述

鏈隔孢一般對人類無致病性,但是在極少數情況下,儘管患者的健康情況良好,仍可引起皮膚感染。

病理生理

皮損處病理檢查,可見3~15μm直徑的棕色、闊的分隔菌絲,位於角質層中或擴展至棘細胞層,還可進入真皮,10~15μm直徑大小的圓形孢子散見於真皮炎症浸潤中或位於巨細胞中,菌絲及孢子均可被PAS染成紅色。

診斷檢查

本病的診斷要根據臨床表現、局部皮損處反覆找到典型的鏈隔孢子和培養出典型菌落才可確診。

治療方案

治療可外用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或肟康唑霜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