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囊腫病

皮脂囊腫病

皮脂囊腫病偶亦見呈單發者,稱單發性脂囊瘤。 手術是皮脂腺囊腫唯一的治療方法。 皮脂腺囊腫

基本信息

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 ,是指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後,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很多人都曾有過長粉瘤的經歷,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病症介紹

皮脂囊腫病皮脂囊腫病
中文名:皮脂囊腫病
英文名:steatocystomamultiplex
別 名:多發性脂囊瘤;皮脂囊瘤病;多發性皮脂囊腫;複合性皮脂囊腫病
概述:多發性脂囊瘤(steatocystomamultiplex)較多見。大多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電鏡下檢查證實囊壁由角質形成細胞組成,細胞由橋粒互相連線,囊壁內可見皮脂腺小葉,為多發性,大小不一的囊性結節,直徑數毫米至20mm或更大,組織病理:囊壁呈皺褶狀,由數層表皮細胞構成,根據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可以診斷。一般不需治療,囊壁未切除者,常見復發。
病因:大多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臨床表現:為多發性,大小不一的囊性結節,直徑數毫米至20mm或更大,顏面呈皮色,淡藍或帶黃色,表面光滑,性質柔軟或堅硬,可以推動。好發於胸前、腋窩、上臂、腹部、陰囊等處,嚴重者可呈全身性,掌跖除外。
皮脂囊腫病皮脂囊腫病
偶亦見呈單發者,稱單發性脂囊瘤。穿刺時可排出油樣或乳酪樣液體,有些尚見排出小的毛髮。通常在青春期發病,提示受雄性激素控制。一般無自覺症狀。
治療:一般不需治療。較大者可手術切除縫合,亦可表面切小口或用雷射在囊壁表面穿孔後,擠出內容物,可能時牽引出囊壁。囊壁未切除者,常見復發。

預後: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皮脂腺囊腫好發於頭皮和顏面部,其次是軀幹部。由於其深淺不一,內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體積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雞蛋大小。往往被診斷為脂肪瘤,纖維瘤等。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漸增大。
皮脂腺囊腫多為單發,偶見多發,形狀為圓形,硬度中等或有彈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動時感到與表面相

皮脂囊腫病皮脂囊腫病
連但與基底無粘連,無波動感。皮膚顏色可能正常,也可能為淡蘭色,增大過快時,表麵皮膚可發亮。有時在皮膚表面有開口,可從此擠出白色豆腐渣樣內容物。這個開口即通向皮膚表麵皮脂腺的開口所在,開口凹陷系導管長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腫往往並發感染,造成囊腫破裂而暫時消退,但會形成瘢痕,並且易於復發。皮脂腺囊腫癌變的機會極為罕見。
手術是皮脂腺囊腫唯一的治療方法。手術中可在與囊腫相連的皮膚,尤其是見到導管開口時,沿著皮紋方向設計梭形的皮膚切口,連同囊腫一起摘除。分離時應特別小心,囊壁很薄,應當儘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殘留囊壁,則易於復發。如果術前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則應首先控制炎症,後期再安排手術。

相關搜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