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納塔

皮納塔

皮納塔(pinata),起源於中國,用於慶祝春節,最早的皮納塔是用紙包裹的種子和小型水果。

基本信息

起源

MarcoPolo (馬可波羅) 在中國的旅行中學習到這一習俗。 然後,Marco Polo把它傳到了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義大利人和法國人都接受了這種習俗,而西班牙人在征服了墨西哥後把這個習俗帶到了新大陸。後來皮納塔演變成在天主教文化里的罪惡象徵之一。在中國,最早的皮納塔製作造型是牛或水牛。中國人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用不同顏色的紙包裹成牛或水牛的形狀,並裝飾上甲冑。人們用一根五顏六色的棍子使勁把牛砸破,裡面已經包裹好的種子這時四散滿地,然後大家把殘餘的部分用火燒掉,收集灰燼來祈求新年好運。

商標

一家製作生產Pinata的公司也很早就註冊了“皮納塔”作為公司產品商標。

遊戲

砸皮納塔遊戲沒有場地的限制,可以玩的地方包括:家裡、後花園、公園、酒店、學校、教室、咖啡廳。

皮納塔的玩法非常簡單,可懸掛也可以站立在地上。也沒有人群的限制,只要能拿起棍子來,都能參加遊戲。

遊戲不需要在特定的日子進行,也不需要有特別的理由,如過年過節、小孩子生日、公司開張、小型大型派對都可以砸個皮納塔給您帶來好運。

砸破皮納塔,搶裡面的糖果和禮物,這一切代表了好運氣。

這是一個開心的遊戲,而且有特別的意義。

別名

皮納塔也叫“聖誕爆竹”。在英國,每當人們過年的時候都會拉響(砸破)聖誕爆竹(皮納塔),表示新的一年的來到,慶祝“春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