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卡瑞爾

皮特·卡瑞爾

普林斯頓戰術體系的發明人。1952年,卡瑞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伊斯頓高中開始自己的籃球教練生涯,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摸索屬於自己的戰術體系。1967年,卡瑞爾來到普林斯頓大學執教。由於普林斯頓大學是常春藤名校,對於給體育生提供獎學金的做法給予嚴格的限制,因此該校幾乎沒有高中招來的明星球員。為了能在全美聯賽中占有一席之地,卡瑞爾不斷完善自己的進攻體系,使其更加適應“平民球員”。他曾用這種打法率領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所沒有一名學生享受體育獎學金的學校在NCAA獲得500勝,並創造了14次失分最低紀錄。

個人簡介

普林斯頓戰術體系的發明人。1952年,卡瑞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伊斯頓高中開始自己的籃球教練生涯,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摸索屬於自己的戰術體系。1967年,卡瑞爾來到普林斯頓大學執教。由於普林斯頓大學是常春藤名校,對於給體育生提供獎學金的做法給予嚴格的限制,因此該校幾乎沒有高中招來的明星球員。為了能在全美聯賽中占有一席之地,卡瑞爾不斷完善自己的進攻體系,使其更加適應“平民球員”。借鑑前任柯爾夫的經驗,卡瑞爾完成了自己戰術體系的最後一個環節——把中鋒從低位拉到了高位,從而清空了禁區,供他的前鋒和後衛隊員們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走後門上籃。普林斯頓是美國著名大學,以學術著稱。“普林斯頓打法”是由皮特·卡瑞爾發明,他曾用這種打法率領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所沒有一名學生享受體育獎學金的學校在NCAA獲得500勝,並創造了14次失分最低紀錄。

個人成就

普林斯頓打法圖解普林斯頓打法圖解

“普林斯頓打法”的格言就是“強壯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聰明能占強壯的便宜。”這種打法的精髓是“人動,球動,協調一致。”人動就是指無球移動、空切和反跑,球動指不斷地傳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頓打法的招牌

“普林斯頓打法”十分注重“空間、時機、觀察、執行”四個環節。空間指場上隊員之間的位置、距離,時機指傳球、跑動、反跑的時機,觀察指觀察對方的防守站位,執行指執行基本技術。

這種打法注重內線傳球,內線指揮。實行這種打法的中鋒叫組織中鋒。在球場上,五個人都會傳球,都能投籃,都愛組織,堅持整體籃球和團隊精神。

普林斯頓進攻戰術體系,由現在的國王隊助理教練PeteCarril創始,因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籃球隊任教時的標誌性的“後門”戰術而得名。此戰術進攻體系,主要定位在不斷的傳球、擋人和有意識的無球跑動,通過一系列的配合,在籃下創造出空當,使得進攻一方輕鬆得分。

普林斯頓戰術體系

普林斯頓戰術體系里最精妙的傳球是出於大個子的普林斯頓戰術體系里最精妙的傳球是出於大個子的

這種戰術的格言就是“彆扭頭,否則你就開了後門!”此種進攻戰術分為低位進攻和高位進攻兩種,第一部分將主要介紹低位進攻:

戰術的第一步:尋找中鋒。普林斯頓進攻戰術的理念就建立在將球交給中鋒,然後讓中鋒成為進攻組織者。所以不管是在攻守轉換中還是陣地進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中鋒”,也就是圖上的5號球員。

戰術的第二步:站位。進攻隊形將以中鋒在有球一側的2-2-1站位開始。在這裡起到決定作用的將是你的外圍隊員能否更好地向中部移動。如果你的球員都是可以在球場的兩端運球和傳球的人,那將會更加有利於這個戰術。

戰術的第三步:第一次切入。1號隊員傳球給側翼的3號,然後向相反方向的底角切入。要注意:每一次這種單人的切入都要全速並且讓對方感到威脅。這時,2號隊員就會移動到三分線的弧頂處,這一戰術的關鍵部位。

戰術的第四步:這時進攻將會發動,面對不同的防守,將會有不同的進攻組合

1、第一個後門。如果中鋒(5)面對地位,不能接球組織最初的進攻,那么3號運球到肘部(罰球線和罰球弧的接合部)。如果這時防守2號的對方隊員緊貼2號以防止3的傳球或者他扭頭去看球,那么2號的後門就打開了。這時3號被要求必須能夠單手傳球,因為這種傳球速度更快,同時延緩2號防守隊員的防守

2、對位接球。當中鋒在低位要到位,那么3號將球傳入內線,同時向底角移動以等待防守隊員包夾中鋒的時候出現的空位三分出手的機會。如果,沒有包夾,那么就給了中鋒一個一對一單打的良好空間。當然還有另外的選擇,那就是2號的變化。

3、另一個後門切入。在中鋒接到球之後,2號向相反方的底角切入,這時4號向弧頂的空當處移動,然後1號取代4號的位置。如果4號的防守隊員去看球或者緊貼4號,4號就可以通過反向跑動接5號的快速傳球後獲得後門。這時大家就應該明白了,為什麼這個戰術要求有一個會傳球的中鋒了吧。

4、掩護切入。當中鋒持球時,他也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傳球給4號,就是藉助於2號的掩護。這就要求4號必須時刻注意對方的防守,如果防守隊員被2號的掩護所欺騙,那么4號就同樣得到反向跑動接球得分的機會了。

5、空切+運球。當球從低位傳出,傳到2號隊員,2號面向另一個外圍隊員4號運球。當4號的防守隊員注意球的時候,4號就可以反跑切入接2的傳球,上籃得分!在這種進攻中,如果4號沒有空位接球的機會,那么1號上提接應2號的傳球,然後4號落低位,5號提到高位給2號擋人,然後2號接1號的傳球獲得跳投的機會。

6、另一種空切+運球。當5將球傳出,傳給低位的3號。這時2號已經移動到底角,4號代替了他的弧頂位置。由3號運球到肘部,為4號建立切入的機會。或者在1代替4號之後,3將球傳給1,然後5號上提為3掩護,從而使3接1的傳球得到跳投機會。這裡的戰術6其實就是戰術5的低位變化。

此種戰術變化的關鍵:任何時候外圍的進攻隊員如果不能抓住一次傳球的機會,那么他的最佳機會就是利用對方防守隊員的意圖,通過變向切入籃下得分。總結:很明顯,這種戰術建立在進攻隊員良好的視野和閱讀比賽(了解防守隊員的意圖)的能力之上,由此選擇出正確的進攻方式。此種戰術已經被不斷的證明,可以抵消對方隊員強大的個人能力。最在這種站術中,大個子總要從小個子那裡獲得球,但是,請記住,最精妙的傳球是出於大個子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