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別山地林茶區

皖西大別山地林茶區

皖西大別山地林茶區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大別山區東段,是大別山區山地資源的主體集中區域。該地區屬於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沛。擁有豐富的水電、藥材、茶葉、蠶桑、野生動物以及森林資源,是安徽省第二大林茶基地。

皖西大別山地林茶區 本區位於大別山東段,是大別山地的主體部分,土地總面積1.27萬平方公里,耕地156.8萬畝,占全省耕地2.5%,林業用地1307.5萬畝,占24.4%,人均耕地0.73畝,人均林業用地6.1畝,是我省耕地最少,林茶生產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個農業區。
該區地處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4~16℃,≥0℃積溫5200℃,≥10℃積溫4700~4900℃,無期210~240天,水熱條件也較優越,但地貌類型複雜,垂直分異明顯,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海拔400~800米的低山,占土地面積的41%,海拔低於400米的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17%,盆地和河谷平原占5%,這樣的地貌組合,耕作業的發展受到限制,氣候條件適合松、杉、竹及茶樹等亞熱帶經濟林木及蠶桑等發展,農業生產以林茶為主,是我省僅次於皖南山區的第二個林茶基地,全區有林地面積703.1萬畝,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26.6%,蓄積量1193.9萬立方米,占全省的28.6%,商品木材約占全省的15%,經濟林中油茶、栓皮櫟、漆樹,分別占全省面積的49.3%、82.7%和47.2%,居全省之冠,板栗、油桐、烏桕在省內也占重要地位。全省有茶園21.7萬畝,是我省外銷綠茶和內銷黃大茶產地。“舒綠”、“六安瓜片”、“齊山雲霧”、“霍山黃芽”等馳名海內外蠶桑生產占全省蠶繭產量的27.2%,本區也是省內重要的土特產區之一。本區有六大水庫養魚水面31萬多畝,年產鮮魚約160多萬斤。
該區多暴雨,常引起山洪暴發,帶來巨大損失以及伏旱和夾秋旱造成大秋作物減產。春季低溫陰雨和秋季低溫(秋分寒)常造成早稻爛秧,晚稻不實造成減產。冬季強寒潮侵襲,茶樹、油茶造成嚴重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