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志史稿

筆者統覽“史稿”,總體印象是特色鮮明,資料豐富,基礎紮實,頗多卓識,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值得推薦的力作。 “史稿”從兩漢敘至當代,時間跨度很大,長達二千餘年,要做到“論”從“史”出,文獻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史稿”中博用豐實的文獻資料體現了作者嚴勤求實的治學態度,也給讀者提供了諸多方便,給更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學術之功的價值是可以肯定的。

內容介紹

在地方志研究領域,區域方誌史的研究極為薄弱。迄今為止,已見的研究性著作大多是區域內志書目錄和“考略”之類,以“史”命名的區域方誌史著作,宮為之著《皖志史稿》(以下簡稱“史稿”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尚屬第一本。筆者統覽“史稿”,總體印象是特色鮮明,資料豐富,基礎紮實,頗多卓識,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值得推薦的力作。“史稿”從志書體例演變和發展過程著手,探討安徽方誌史,第一章導論之後,依次列皖志雛型、志體定型、體例的統一、體例的高度成熟、體例微變等5章,“往往打破朝代界限,順體例發展的自然規律來分期“(見《自序》);“史稿”的這種獨創性體現了學術研究中的開拓精神,難能可貴,對方誌研究具有一種方法借鑑的意義。“史稿”從兩漢敘至當代,時間跨度很大,長達二千餘年,要做到“論”從“史”出,文獻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據《自序》,作者搜采的資料,僅安徽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的現存志書,便有415種;加上書末附的“歷代佚志考”中涉及的各類書籍,可謂搜討甚勤。“史稿”中博用豐實的文獻資料體現了作者嚴勤求實的治學態度,也給讀者提供了諸多方便,給更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學術之功的價值是可以肯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